人拍案叫绝的精妙演化路线!
两侧对称动物中,有一个极为离经叛道的分支,就是皱囊虫、云南虫这样的‘后口动物’。
要是说寒武纪的动物长得比较敷衍了事,那最早的后口动物,长得那叫一个‘没事找事’。
口菊不分,是非颠倒,活脱脱就是一群没头没脑瞎游的小蝌蚪。
而它们在演化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自己身体侧面开了几个洞,海水从口中进,又从两边的洞流走,大一点的食物颗粒就被拦截下来了。
然后在这些开孔当中填充些细丝,就是‘鳃孔’,也就是鳃裂。
早年的寒武纪,那叫一个富饶丰沛,凭借着鳃孔强大的滤食功能,早期的后口动物随便乱游一通,便能吃喝不愁。
可是这样的演化思路,却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随着海水中的食物逐渐稀缺,外加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它们的那个兜兜,就是‘咽腔’,可以想象成嘴巴到喉咙这一片的‘口腔’,只好越变越大。
大到最后就把整个头都给挤没了
没头的话,怎么有地方长出大脑呢
如果真的继续这种没头没脑的操作,就将直接导致损失了大部分感官器官,还有神经中枢,而少了感觉与中枢,那整个神经系统也就趋于退化。
神经不足,又导致肌肉慢慢不行了,简直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所以最后这些早期的后口动物便惨遭横扫,就连‘古虫动物门’更是成了寒武纪以来首批出局的动物类群了
对人类的祖先,一开始就是这么弱的
而残存的后口动物,大多则选择了抛弃游泳的生活方式它们沉到海底,与海绵,腕足动物这些,一起在海底固定在那里,不断滤食着。”
蓝星宇翻了个白眼,他已经开始脑洞大开了。
毕竟它们也算是人类的近亲,换成人类的话,现在的人类应该个个都双脚插在海底,打着招呼,“嘿,你好,我的头没了”,另一个则说着‘这不巧了嘛,我也没了呢。’应该就是这种场景了吧
而这些‘自甘堕落’的后口动物们,就演化成了后来的‘棘皮动物’还有‘半索动物’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算是人类的近亲恩应该是近亲的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