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会率先扛着小杌子进了里屋,四人只好紧随其后。
“老三,我听村人说你今个回村面露急色,有什么难事和二哥说说。”
文江一脸莫名“二哥,我挺好的。”
“老二,你不会信了那些人的嚼舌根才带着婆娘和弟妹过来的吧?”文广会看着文湘问道。
“爹,”王氏不愿意二伯背锅,说出实情道“我们都是亲耳听到的,就想着来向三伯求证一下。”
文广会的面色这才有些缓和。
“二哥,二嫂,四弟妹,我是急着回来给爹送信的,就没和那些村民打招呼,谁晓得他们这么编排我?”文江一脸无奈。
“谁的信?”三人一脸好奇。
“是老大的。”说起大儿,文广会那张脸尽显温和“他说中秋会回来。”
“大哥要回来了?”三人又惊又喜。
“太好了,爹。大哥都有五年没回来了,今年终于要回来了。”文湘激动的对老爹直嚷嚷。
这要搁在平时,老爷子保证会训他一通,说他沉不住气到处嚷嚷。现在,老爷子只觉得通体舒畅,老二这番失态恰是替他欢喜。
原本以为老二叫唤两声发泄一下激动的情绪就完了,谁知道他那么能叭叭,吵的文广会脑壳子疼。他不得不出口打断“老二,你也别光在我这儿嚷嚷,你和老三赶紧安排一下去接你大哥的事。”
文湘这才闭上了嘴,不说话了。周氏没好气的看了自家男人一眼,对公公道“爹,大哥信上就说了回家的事吗?有没有提是他一个人回来还是一家人都回来啊?”
文广会抬眼看向文江,问道“老三,你再把信拿出来仔细瞧瞧。”
文江瞥了坐在那儿悠哉哉抽烟的父亲一眼,苦笑道“爹,大哥寄来的信不是被你收进箱笼了吗?”
文广会脸色一僵,片刻后讪讪道“额,年岁大了,记错了。”说着,左手伸至腰巾处摸了把黑色的圆头钥匙出来“喏,拿着钥匙去把信拿出来读给你二哥、二嫂和弟妹听听吧。”
文江接过钥匙进屋打开箱笼,从一沓书信中抽出最新的一封拿了出来。文湘、周氏、王氏早就在文广会下首坐成一排,只等他出来读家信了。
文江看着三位自觉的听众,抽出信纸抑扬顿挫的读了起来。
这封信内容通俗易通,想必文汉写信时考虑到了家人的文化层次,没写一些晦涩拗口的话语。整封信的内容也很简单,通篇表达了他对老父亲和兄弟姊妹的思念之情,还表示自己这次得上峰允许可以中秋归家。其他的就是一些他在应天的日常琐事,写这些想必是为了安老父亲的心。
听完信后,周氏为难道“爹,大哥没有说是几个人回来,那住宿这事怎么安排?”
文广会思索片刻,吩咐道“老大要是一个人回来,就跟我住,我们爷俩晚上也可以唠唠。要是一大家子回来,你们俩妯娌看着都空一间屋出来,到时候大人小孩得分开住。”
“是,那我们回去就先把屋子收拾出来。”
文广会看着周氏和王氏没有一丝不满就应下了自己的吩咐,心里很是满意。
他又加了一句“等镇上大集时,你们俩一起去多买点吃的用的。别等老大回来,家里什么都缺,那多寒他的心。”
“是。”
说完,他又转向文江“老三,你们纺织厂有什么硬的料子吗?我寻思着给老大买点虎皮、豹子皮这样的皮毛,做成里衣穿在里面。这样,就算刀剑无眼,也不能轻易伤着他。”
文江无言以对“爹,你要是想买山货皮子我就去杂货铺问问。我们纺织厂织出来的布料都是些粗麻、棉、丝绸,刀剑一划就破的。”
文广会有些失望“那你就帮我去杂货铺、药铺都问问吧。”
“哎。”文江立马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