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是知己知彼。林东家说过,商人就是知道自己的底牌,也要查清楚别人的底牌,这样交易起来才不会让人坑了。大哥,你现在没有背景,军职也太低。上面的消息你知道的时候黄瓜菜都凉了。所以,你要通过徐将军这条线探知他家对山海关之战的看法,不动声色的探知朝中大人们的想法。可不能做个睁眼瞎,啥也不管只顾着听军令。你要想想爹,再想想我们家的祖训。”
文汉看着满心满眼为他打算的四弟,有感动也有惊喜。五年前他回来时,四弟刚跑了一趟货归家,见着他就跟见着靠山似的,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的将出门卖货的不便说了个痛快,还央求他到爹面前说说好话托人找一份长工的活计,再也不想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和陌生人磨嘴皮了,白费口水不说,还容易被人当成骗子赶走。那时的他天真稚气,现在却明理识大局。时光真是个好东西,它能将人雕琢的更加优秀,更加有担当。
“四弟,你说的推心置腹之言,哥哥都懂。可这事操作起来难度颇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理清的。先不说别的了,就说徐将军吧,那也不是我随便打听就能知道他家里人的想法的。说不定,人家以为我心怀叵测,门都不让我进呢。”
“对,对,”文湘在一旁吆喝“老四,你这话说的也太轻飘飘了。那当官的官位越高越谨慎也越多疑,大哥平白无故的往人家身边凑,人家不多想才怪呢?”
文湖斜了墙头草二哥一眼,继续游说文汉“大哥,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徐将军那边要是走不通,我们可以走走他的贴身护卫、小厮、门童的路子,主要是打听消息,和谁打听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情报。大嫂闲着没事和徐将军的家眷聊聊家常也没什么嘛,就算人家嘴严啥也不说,人心总是肉长的,有来有往多了也会有所偏向的嘛!”
文汉承认文湖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多个渠道,多条路。
“行,那等我回去我就照你说的见机行事。”
文湖拍掌大笑“大哥,听我的没错的。”
“行了,行了,瞧你那张狂样。”文湘不爽道“别提这些糟心事了,大哥那么聪明的人胸中自有沟壑,还要你啰啰嗦嗦的提点。”转头,他对着文汉咧嘴一笑“大哥,你给我说说应天的繁华呗。”
“二哥,你是属狗的吗?翻脸比翻书还快。”
文湘没有理会文湖的抱怨,眼睛闪闪的望着文汉。
“应天可是开国之都,虽然现在成了陪都,但人声鼎沸之气有增无减。”
“人那么多啊?那大哥你们出行不会拥挤的把路都给赌了吧?”
“哈哈,”文汉抚须淡淡一笑“怎么会呢?应天的道路特别宽广,能同时并行三辆马车。”
文湘咂舌“那不像我们这儿的集市,有一辆牛车来,路人都被挤得没边儿站了。”
“二哥,你想什么呢?我们这儿十里八村的多少人,应天一个城池多少人,没法比好吗?”
文汉接着详说“应天府有十三座城门”
他还没说完,文湘就叫唤上了“乖乖,这么多城门啊,我们县城也就东、南、西、北各开了一个城门。”
文汉被打断了也不恼,还顺着文湘的话往下说“那可不,往来应天的车马络绎不绝,要是城门太少,进城排队就得排很久,这不耽误事嘛。”
“那大哥你守哪个城门啊?”
文汉莫名的看了文湘一眼,没说话。
文湖会意,轻轻拍了二哥的后背一下“二哥,大哥怎么可能守城门呢?”
文湘误会了“守城门很好啊,还可以收点瓜果钱啥的,是肥差啊!”
文湖捂脸“二哥,你重点把握错了,我们不是说守城门这个差事不好。”
“那是说什么?”
“大哥是驻军,守城门是五成兵马司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