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帝舜大禹 治理洪水(2 / 3)

死了之后,羽山因为人迹罕至,一直没人知道这里的情况,以至于碧霄她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鲧的尸身还是安静的躺在羽山的一处山洞之内。

碧霄她们看着鲧三年过去了还是没有腐烂的肉身,叹了口气,然后走到近前,果然发现了在鲧的肚子里有一道浓郁的生机,她们剖开鲧的对子,一个小小的婴儿便出现了二人的眼前,不哭不闹的,睁着眼睛看着她们。

“好可爱啊!”琼霄高兴的说道。

碧霄笑了下,用法力卷起婴儿,然后就地设立了一处墓地,将鲧安葬在了里面,随后便和琼霄一起,带着小婴儿在此地隐居起来。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间便过去了二十年时间,当初的小婴儿也长成了一个壮硕的青年,名字叫做禹。

禹生来不凡,聪明伶俐,碧霄二人教给他的知识,他很快便能运用自如,尤其在治理水土方面的能力最为出众。

现在人族之地还是水患不休,碧霄二人将他的身世告诉他之后,他便立志要完成自己父亲的遗愿,肃清水患,为父亲正名。

于是在大禹二十岁成年的时候,碧霄二人便放他下山,去往人族都城了。

人族都城,帝舜的行宫之中,此时的舜已经是满头白发了,自从惩罚了治水不利的鲧到现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人族的发展一直都很稳定,除了水患不断,其他倒没什么问题。

为了能解决洪水的问题,帝舜和大臣们商量了许久,也没能拿出什么具体的章程,年年都治,年年都很失望,帝舜都几乎要放弃此事了。

也就在此时,侍卫传话过来,有逍遥岛的门人前来拜见,说他可以解决水患,这让帝舜大喜不已,逍遥岛在人族就是一块活招牌,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

前有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之后又有文祖仓颉、十二地支,接着还有人族的货币和度量衡,这些都和逍遥岛门人有关系,他们给人族做出的贡献实在太大,加上又是圣师的门徒,这让帝舜一听到来人说是逍遥岛的人,就莫名的对解决水患有了信心。

他以前倒也想过去拜访逍遥岛的,但人族事物繁多,让下人去又显得不够尊重,所以想等有时间了就自己过去一趟,谁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也没能如愿。

此时他赶忙出门迎接,将大禹领到了自己的行宫之内,一道礼貌寒暄之后,舜便直接开口问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情。

“大禹啊,我也不瞒你,洪水连绵不休,我人族处境艰难,不知你有和方法解决此事。”

大禹没有青年人的浮躁,他很是沉稳的对帝舜行了一礼之后,说出了四个字。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帝舜听了之后,在脑海里思索一番,虽说还没能完全明白意思,但已经觉得此法可行。

他有些迫不及待,实在是每耽搁一时便可能就有人族因此受损,于是他站起身来,丝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对着大禹深深一礼,然后说道:

“还请逍遥岛高徒立刻出手,为我人族排忧解难。”

“共主不必如此客气,禹也是人族之人,先父还受到共主的照顾,对于水患我定然全力以赴!”大禹看到帝舜如此做派,赶忙起身回礼说道。

“尊父何人?”帝舜起身后问道。

“家父鲧!”

“竟然是他,不想鲧已然故去。”舜有些失神的说道,他没想到大禹的父亲居然是之前的治水之人,而且已经去世了。

“家父因为治水不利郁郁而终,所以禹此次定要补全父亲的遗愿!”

“鲧的事是我之前处置不当,还望大禹不要怪罪!”舜再次施了一礼。

“共主不要为此伤神,事已至此,唯有禹治理好水患,才能让家父含笑九泉。”大禹认真的说道。

“好,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