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的节目竟然有六十多个,这让她不禁感到颇有压力。
与此同时,主办方这边。
本次文化节的总策划人毛云浪看着手中的节目单,却感觉十分挠头。
——节目虽多,但看着都不怎么靠谱啊!
毛云浪,人称“浪哥”,是光明文化艺术街区的文艺部总监。
他刚上任没多久,还是第一次接手这个差事,心下斗志昂扬,摩拳擦掌地想要把今年的文化节搞得漂漂亮亮。
然而想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如何才能发挥街区特色,把文化节真正做成残障人士的文化节;同时兼顾可看性,把活动做得热热闹闹、有声有色,这实在不是个简单的活计。
光明街区是个供残障人士工作的地方,不是文艺骨干集中地,而且这里的工作人员以智力残疾居多。
最近这几天,毛云浪兜兜转转去看了几个节目的排练,效果多半都让人抓狂。
乐队的吉他、键盘和架子鼓各自都很开心,合唱的声音和伴奏永远对不上,相声说着说着,捧哏和逗哏就打起来了……
一言难尽。
毛云浪知道,光明街区的资方之一、也就是自己的姥爷,每年文化节都会来看表演。
这要是现场效果稀碎,那可真是字面意义上地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铛铛铛!”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