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说过很多次,朝堂跪拜,此礼当废……朕即位六十九年,无一日懈怠懒政,不敢作乐,不敢庸碌;励精图治,安定国家;唯才是用,朝野清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沿袭旧制,以武生产,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定为国策。”
“朕曾经立志……”
“要治下万万子民居有定所,衣能遮体,食能果腹……”
“这么多年,却是忘了,大乾这片土地,无以称为盛世,还有很多饥寒交迫生事微薄的百姓。”
殿内静悄悄。
香炉青烟袅袅升。
内侍司高人俯首躬身不语,心中却泛起一丝苦涩。
当今永盛帝,志向太过高远了,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荒谬梦想。
大乾王朝,疆域辽阔,容纳着万万百姓。
所有人全都吃饱穿暖?
有住处,有营生,过上好日子?
这是不可能的事。
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亦是如此,世上总有穷苦人。
‘唉。’
‘永盛帝……帝心难测啊。’
内侍司高人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或许,上京,府城,勉强达到永盛帝的期许,百姓们衣食不缺,吃得饱,穿得暖,有住处?但也只是表面上的假象罢了。
至于郡县,乡镇,不需要过多赘述。
若非各府城下发大量物资,包括不限于民生相关的粮食,蔬菜水果,各式各样的扶持,郡县和乡镇根本没办法存活。
人口实在太多了。
一人一张口,一天要吃多少粮?要以成千上万钧的重量计算。
可以说。
相比于旧朝,大乾国不闹饥荒,没有饿殍遍野的惨况。
单凭粮食这一点,养活无数人,弘不世之功,建大乾大业,永盛帝已经是一代明君。
……
按照内侍司统计
截止目前,州府的灵气长城少了几座,三百六十郡县,减少到两百余,但论及人口数量,却是亘古未有的五万万之数!
此乃有史以来、开国以来,人口最多的年代!
……
内侍司高人窃以为
这就是盛世,最好的时代,国富民强武人多,朝堂清明,各司稳固,军事威武。
因此。
皇旨连发,举国宣战,平民百姓不恐慌。
大乾即将开战苍禺妖国,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上阵杀敌,为国效命,建功立业——这是绝大多数功名在身的武人想法。
……
养性殿内。
永盛帝一声轻叹,道“朕与祖宗们相比,远不及也——想当年元昌祖宗绝圣地通,几乎摆脱了钳制,足以称为千古未有之变局,方有后世子孙,继承开创大业。”
“奈何。”
“终不能彻底变革。”
“入圣司……入圣司……如今京城入圣司共有多少人?”
永盛帝问道。
内侍司高人俯首,回禀“去年又多了六人,总数十九。”
永盛帝颔首,沉吟道“那三个天才各自属意哪个司,或九品朝廷,各州与边疆守军?”
内侍司高人一愣,答不上来,连忙告罪。
少顷。
又一位宫女模样的内侍入殿,乌黑发如瀑,梳着凌云鬓,头戴白玉簪,坠着一串石珠儿,淡雅色布衣裹身,外披水墨色长袍。
袍角褶褶如雪晶倾泻于地。
步态高雅如月华皎洁绰约。
她腰若细柳,肩若削成,盈盈一拜启禀道“陛下,据各州密信函书,惠州天才汤阳星辰曾有言,愿入入圣司,攀登武道的巅峰……江州天才玖月,愿入镇邪司,令百姓不再入魔……苍州天才方鸿,愿入诛妖司,此人曾有言诛妖之事,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