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灵田(下)(5 / 7)

到如今。

两个小丫头已经完成后天三层的磨皮、壮骨,正在涨筋腾膜的阶段。

至于周菱角,进度慢一些,仍处于壮骨阶段。

目前来看。

武道进境没什么显著变化。

每天喝四大壶热水,好像无作用。

等她们腾完筋膜,尝试合气血,再观察一番。

见兄长沉思不语,方夭咬筷子,轻声道“大兄,不打算收用几个屋内丫鬟么?”

“不收。”

方鸿言简意赅。

接着。

坐在另一边的方蓁蓁吃着包子,嘴巴鼓起,含糊不清地说道“那个练武场过几天就建好了,兄长可有准入的限制?”

“练武不设限。”方鸿沉吟道“凡是愿意去练武的丫鬟,方宅每月赐予一枚淬体丹,另有上乘的练法,餐补,休假……你们俩意下如何。”

听这话。

方蓁蓁眸子一亮,吞咽包子,呜呜点头。

“这……大兄仁慈,心善。”方夭略显迟疑,粉唇嗫喏几下“大兄一言可决定。但施与恩惠,应有度,还不知她们性子如何,长此以往,习惯了种种好处,万一赖上咱们家……”

古人言升米恩,斗米仇。

方夭想法蛮简单,参照别家练武场就行了,请个教习,餐食,称得上格外开恩。

再多的,大可不必。

诸如丹药、补贴、休假等好处,赏赐太多,未免太过。

方鸿抿了一口灵米粥“你俩的觉悟不够,这叫先富带——”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致富的发展目标。

这两句话,宣之于口,更甚于依法治国。

只怕两个小丫头闻言入魔暴毙。

还有默默啃黄瓜的周菱角。

也会立刻丧命。

“……”

眼前浮现张大田七窍流血状若厉鬼的血色面容,方鸿及时收声,闭口不语。

“啊?”

两个小丫头却一脸迷迷糊糊,下意识追问“先富带什么。”

她们习惯了兄长口中偶尔冒出的怪词儿。

“没什么。”

“这是应有之义。”方鸿端起手里的青花瓷碗,品尝灵米粥香甜。

就在一瞬间。

电光火石般。

隐约想通了大乾的书院、武馆、练武场三者共存的现象。

按照书上记载

大乾开国,创办科举,设立一处处书院。

书院传武,传文化。

再往后,才有了武馆、练武场,都是上行下效,模仿大乾书院机制的产物。

从历史角度来看

千年以来,武道的发展趋势,契合了先强带动后强的崇高理念。

相当于先富带动后富,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于前世古代王朝,书册典籍被世家门阀垄断,平民百姓压根没资格识字、读书、开智;此方世界的武道更加重要,乃安身之基,立命之本,伟力归于自身的超凡之法,凭什么广泛流传,普及民间,底层百姓也有练武的机会?

如今回想。

当真离谱。

仿佛把制造原子弹的方法,公布天下,广传万民。

难怪,大乾之盛世,胜过旧朝大眞千百倍——方鸿暗暗心惊,忽地听到外院的敲门声“诛妖司同僚,下卿刘显归?”

……

方宅外厅。

门上石帘。

地砖透亮。

香炉青烟袅袅升。

墙上悬挂一幅幅山水江海画。

作为武秀才、下卿级别刘显归很是拘谨,双手端茶,坐个椅边,恭敬说道“方大人,您遣人询问洛河村狐妖尸首下落……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