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无奈认命(3 / 5)

慢枯萎凋零、了无生气,她唯一能从儿子子萧,所经历的讲述中,寻一些高地阔的安慰。

“妹妹脸色如此不好,怕是病了吧?什么病?……能让大名鼎鼎的药师府高徒,都医不好呀?”

昌瑜的生母香妃假意关心道,萧盈弄到今日局面,她可没少阴谋陷害、推波助澜,见君看萧盈时的脉脉温情,她心中又吃味嫉妒。

不想让君对子萧有误会,萧盈忙回话,“哦,姐姐,这是哪里的话?本宫这几日……只是睡的不好,七殿下已开了药方,照鼓也甚是尽心尽力”。

君打就不喜欢子萧,因他是九个儿子中,最不与自己亲近的一个,他不但刻意躲着自己,眼中总觉得带着怨气。

君一直觉得,子萧性子胆懦弱,还沉默寡言,因此从未关注培养过他,知他和儿子贵琰亲近,就将二人一并交给大儿子擎管教。

后来,子萧反对大儿子擎的安排,执意子承母业,坚定选择习医,并亲选要拜药师为师,君算是第一次领教,这个七儿子子萧的执拗。心中反感他只想做行医的技,是胸无大志,不识抬举,但细想,也觉得指望不了他什么?最后也就应允了。

子萧在四海医界,成绩斐然名声鹊起,毕竟是骨肉血亲,儿子有了成就,做父亲的心中还是很高兴欣慰。

君听了香妃的挑拨,想到子萧只顾云游寻药、行医问诊,眼里根本就没有家人,更没提他这个父君,父子之间陌生如路人,家庭聚会根本就见不到他的影子。

君冷眼望着,文质彬彬、冷淡如水的子萧,心中不觉动气,故意找茬道“子萧,你是医师,连自己的母妃都照顾不好,是何道理?是不是……没尽心伺奉?”。

子萧听出责备之意,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不想争辩,坦然认错,“回父君,是儿臣照顾不周,日后侍奉母妃,定不敢再怠慢”。

见子萧被问责,萧盈忙打圆场,“君上,臣妾也是医师,清楚自己的身子,七殿下对臣妾……甚是孝道”。

君转脸,看了看萧盈,拍了拍她的手,算是回应。

子萧脸上的疏远,还是让君感到不舒服,但也不好再就这个话题责备。想起给子萧赐婚后,父子二人就没见过面,成婚四千年,连个子嗣都没有,想想都知道,子萧是对赐婚不满,料想夫妇二人不会和睦,或许是和自己怄气?而这些,极可能和那个书童有关。

想到书童的舞,君心里就不自在,二人儿子都和她扯落不清,为她敢闯私狱,为保她活命,甘受三年冰刀雪箭酷刑,想到子萧和书童的拉拉扯扯,书童惹祸的血,打赌骗了老君法器,以及玄元的处处袒护,君越想越心烦。

瞥了眼大方得体的绫绫,君怒视着子萧,又开口“既是孝道,那成婚多久啦?还没有一儿半女?若有个孙儿在身边,你母妃也能含饴弄孙,心情定会愉悦不少。子萧,你若再不上心此事,还敢异想开,本君定不饶你”。

玉美人替君揉着肩,媚眼看着清风明月般的子萧,娇声细语道“君上,七殿下只有一个侧妃,要子嗣……自然是难喽,臣妾殿中有两个……长得甚好的女子,君上赐给七殿下,岂不是更好?”。

“哼!”,香妃瞥看着玉美饶魅惑样,忍不住轻哼出声。

子萧听罢,顿时有些慌乱,忙道“谢玉美人好意,父君,儿臣与绫绫情投意合,定会上心子嗣之事,母妃身子欠佳,子萧无心其他,请父君体谅”。

“好!权当信你,若再无子嗣,父君必给你……另行赐婚,都平身吧”

君很重视家血脉繁茂,看出子萧反感被赐婚,也就没接玉美饶话茬,当初逼嫡长子擎时,他用的就是这眨

“谢父君!”,子萧、绫绫谢恩起身。

因想起书童的舞,君心内一直萦绕不去,他试探过擎,没发现二人还有来往的迹象。但子萧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