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太子殿下真厉害,陛下威武!”
“火枪兵这么猛啊,我要参军,我要当火枪兵!”
“诶,你们说,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大婚啊!”
茶馆内,每一个观看报纸的人,都在讨论报纸上面的内容。
秦人好武,所以他们的关注点,大都在第四个版面。
当然,兴趣这种东西,也不尽相同。
赵昆发行报纸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引导舆论,让百姓不再被世家和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走,而是跟着朝廷的动向来。
这个时代的消息本就滞后,如果让百姓一直蒙在鼓里,也不是件好事。
而且秦国的发展,离不开百姓。
让百姓知道一些朝廷让他们知道的内容,对以后的发展,好处多多。
再加上秦法繁杂,通过报纸,慢慢普及,也可以加强法制管理。
等报纸成为主流载体后,赵昆还要设置更多板块,比如科学普及等等。
知识,在哪个时代都是无价之宝。
而掌握知识的人,只有一小撮人。
这种局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打开。
始皇帝焚书,也只是焚了一部分无用之书,真正有用的书,都在皇宫里。
其实大部分寒门士子,基本上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差别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有家传藏书,名义上是贵族出身,也仅此而已。
绝大部分人也是受世家贵族操控的,在没有自己的思想之前,他们肯定是以世家贵族的动向和言行为准。
所以世家贵族抹黑秦法,他们也认为秦法残暴。
可看到第一个版面的澄清,让一些人陷入了沉思。
有喜欢学习的,则盯着第三个版面的名家书籍解析注释,目不转睛。
往常,他们可没有学习这样知识的资格。
书籍除了秦国皇室以外,多数都被世家贵族掌握在手中。
他们想要学习知识,只能去当门客,但当门客也不是谁都要的。
当门客,人家也有条件。
满足不了条件,人家不会要你。
相比之下,一钱买一张报纸,值不值?
就单说这第三个版面的名家解析。
不仅有新知识,还有名士讲解,别说一钱,就是千金都值啊!
所谓宝物有价,知识无价。
并不是说知识真的无价,而是在精神层面上,它是无与伦比。
这个时代,知识的珍贵,就差和金子画等号了。
是真金白银的那种。
而且,你有钱也不一定有机会学习。
因为没人会把能够传家的知识卖给你。
只要这个家族还有一本书,那这个家族就有可能通过这一本书涌现出一个翻身的后代。
报纸对秦国的影响,绝对是深远的。
如果拿到后世来说,报纸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重磅新闻。
上热搜第一,都没问题。
不过,热搜中的热搜,肯定是太子赵昆了。
在报纸的第二个版面,记录了一件正义之事。
那就是太子赵昆请求始皇帝开放皇室藏书,刊印成册,发行天下,不论阶级,不论出身,皆可低价借阅。
最终遭到了始皇帝无情拒绝。
这一波操作,直接把赵昆在六国寒门士子的印象分拉满。
读书难,学习难,始皇帝焚过书,坑过人。
这种情况下,太子赵昆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始皇帝开放皇室藏书。
感动不感动?
要知道,早在六国余孽造反前,他们就吹过一次赵昆,后来赵昆力挽狂澜,覆灭他们,挽救秦国人民于水火。
赵昆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