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秦人救济。
你不给粮食,我就造反。
久而久之,秦人在百越之地的地位还不如那些蛮族。
赵昆想要的可不是这样的百越之地。
如果他中规中矩的接手南越驻军,实际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倘若只是这样,赵昆清楚自己永远做不到真正的统一。
论掌控力,赵昆还达不到赢政的地步,但这个帝国偏偏需要极强的掌控力。
无论是推行科举,亦或是普及教育,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可言。
所以他不仅要增强掌控力,还要让整个百越之地成为自己的陪衬。
做到连始皇帝都没做到的事情。
赢政能以一己之力削天下贵族之爵,收天下贵族之田地,自己在赢政的扶持之下,倘若还要妥协,那就太lo了。
这次南越之行,他发挥得越出色,威势和话语权就越大。
历朝历代的马上皇帝,对帝国的掌控力度都是远超与文官妥协的皇帝的。
赢政也没有怪罪章邯和韩信为什么没有叮嘱阻止赵昆以身犯险。
现在问题是,赵昆已经出发了。
赢政只能寄希望于赵昆能够成功。
而且,虽然赵昆选择了以身犯险,却也让赢政对赵昆的满意程度更上一层楼。
赵昆虽然没说,但赵昆是有野心的。
赢政不怕赵昆有野心。
他怕的是赵昆没有野心。
大秦一直走的都是前无古人之路,自己的儿子有野心是一件好事。
当然,赢政也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乱臣贼子的老巢,本来就没什么安全可言。
如果赵昆真的出了什么差错,那么整个象郡,上到军士,下到一草一木,都要为之陪葬。
........
另一边,南越郡北方。
因为已经决定投降,北带军和新秦军暂时性休战。
北带王比较聪明,并没有直接公布投降的消息,而是让亲兵埋伏在营帐之外,同时召集各个统领过来议事。
北带王不是傻子,赵佗的人格魅力很高,再加上北带部落本身就是各个小部落整合而成的。
其中不乏愿意为赵佗卖命之人,所以他也不敢贸然公布投降的消息。
否则还没投降,就有可能人头落地。
在召集了大小统领以后,北带王才公开自己准备投降的消息。
果然,当场就有人暴起反对。
只不过北带王早有准备,摔杯为号,埋伏好的亲兵第一时间就将暴起的几人斩杀当场。
斩杀完几个赵佗的死忠后,北带王才传令放开所有防守,准备投降。
至于剩下的统领,都被北带王软禁在自己的营帐之中。
而北带王自己则跟他们一起等待新秦军的到来。
韩信因为离北带部落比较近,所以直接去接受北带部落投降。
不得不说,北带王投降得还挺漂亮的。
说投降就没有半点含湖,整个南越郡北方的所有关隘全部弃防。
至于将近四万的北带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都放下了武器。
韩信第一时间并没有去接收北带部落的投降人口,而是命令大军分散去接手所有南越郡北方的防御。
接手了所有关隘,北带王就算想弄什么骚操作也没办法干,四万人就是瓮中之鳖罢了。
在干完这些事情,天色已经渐晚,北带王在营帐之中明显有些焦躁不安。
按照常理来说,秦军接受他们投降的话,肯定第一时间过来安抚他的情绪,但韩信没这么干。
北带王也知道过来接收关隘的是韩信,又想起韩信进攻时的口号,没来由的觉得脖子一凉。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