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未来才是星辰大海(4 / 4)

所以,尽管他们现在逐渐感受到了,以前的各种约束已经慢慢放开。

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赵昆还记得,当初关中新开设的炼铁厂举步维艰。

不是他们出产的东西质量不好,而是因为根本没人敢用。

当初嬴政曾经下达政令,民间不得私自拥有铁器别说是菜刀了,甚至连铁锅这种日常用品,都是一里之民合用一个。

那个时期虽然短暂,但只要经历过的百姓,都记忆犹新。

他们可是亲眼见过因为违反这条律例,被连坐一里的惨事的。

当初那个律法,即便是在后来的嬴政看来,也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但君无戏言,嬴政抹不开面子直接改掉。

只能属意下面的各级官员,在私下里取消这种限制。

然而,百姓们认死理儿,死活不从。

这种事情,不认死理儿也不行。

毕竟稍有不慎,那可就是几百口人掉脑袋的大事儿。

即便是最后嬴政在赵昆的劝说下,以帝王的名义宣布取消之前的律法之后。

也有很多地方,是在很久以后,才逐渐适应了新的规定。

恐惧这种东西,是能够根植于人心深处的。

之前嬴政的一些手段,过于严苛,以至于现在大秦的百姓,一个个多少都有点心理阴影。

开放报纸,就是赵昆为改变这种状况,专门制定,的政策。

不过,找目前来看,貌似被那群商户带跑偏了。

赵昆翻动着手中的报表,随后将两份报表抽出来,放在一旁。

一般被他如此对待的奏折,都会被后续关注。

陈平拿起来一看,发现那是两份比较独特的报纸申报表。

一份是《民生日报》,主要要做百姓遇到的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的报纸。

另一份,则是《百家学报》,是苏理亚联合大秦学宫诸多学院,打算制作的一种报刊。

陈平大概扫了一眼,两种报刊是不同的种类,而且与国事时报模式完全不同。

但是,按照他的经验,这两份报纸的内容,根本没什么市场。

一个是家长里短,一个是专业性太强,受众太小。

赵昆笑而不语。

陈平就是再天才,恐怕也理解不了还未出现过的东西。

事实上,《民生日报》才是真正的新闻报刊,花边八卦,世间百态这些东西,才是百姓们最喜欢的内容。

至于《百家公报》,赵昆已经看到了一些学术期刊的影子。

有这两份报纸,这件事情就不算亏。

面对陈平的提问,赵昆笑而不语。

他需要这个时代按照他想要的方向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创造未来。

等未来真正强大的那一天,才是星辰大海。

如今只是一个开端罢了。

看\覆秦从计划开始\就\记\住\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