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想让这群家伙继续战斗下去。
前锋排刚一脱离了危险,他就带领第二排向后匍匐撤离。那些庄稼还没有被德国人的火网扫平,还能遮蔽德军的视野,所以他们仅仅匍匐了两三分钟的功夫,头上的弹雨就稀疏了许多,士兵们的士气也得到了部分恢复。再爬了几十米,他们甚至都能起身行动了。
德内尔本有些担心士兵们一哄而散,但他们还是恪守了军人最后的底线,按照他的命令重新占领了某处树篱。彼处还算平静,第三排(后卫排)的比斯特军士长也在那里。尽管德内尔因急于投入战斗以挽救溃退的法军士兵,并没有给比斯特军士长任何指示,但这位靠谱的军士长还是根据常识带领士兵挖了一些卧姿射击掩体(几铲子挖个小坑的那种)。
“撤退的那些战友呢?”德内尔问道。
“后勤排的人正在收拢他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中校?”
“当然是撤退。”德内尔回答道。
可是该如何撤退呢?人又怎能跑得过坦克呢?
“我们会被德国佬的坦克杀光的。”比斯特军士长以相当悲观地态度说道。
“重武器肯定没法带了,该扔就扔。传令兵!”
“到!”
“告诉艾维尔斯少尉,随时准备放弃火炮撤退。”
传令兵走后,德内尔又叫玛丽少校带第二排的步兵后撤去找后勤排,领取所有的炸药。
比斯特惊呼:“您要用来炸坦克?!”
“炸什么坦克,炸公路!”德内尔吐槽道,“我们全死光能炸掉几辆坦克?我又不是尼维勒!”
玛丽少校不满地瞅了一眼打岔的比斯特,继续询问任务:“那么怎么炸呢?”
“等反坦克炮过去后,每一百米在路中间炸个坑,用完所有炸药就撤到库文公路那个交叉路口,构筑工事准备掩护我们!”
“是!”
撤退是极其难组织好的战争行动,不仅在战术上存在困难,指挥官还必须慎重对待士兵急于脱离战斗的心态。在这样敌众我寡,人心惶惶的情况下,德内尔也没信心把这剩下的一百号人连同那些溃退的战友一起撤到安全的位置。
更何况哪有什么安全的位置?!早在赶往此地的时候,德内尔便对照地图查看了沿途的地形,完全无险可守,除了两公里外有一处炮兵阵地外,也没什么可供利用的防线和工事。
唯一有利于德内尔的是时间,很快天就要黑了,天黑之后德军将无力进行追击。不过到那时他还能组织起多少人?部队会不会因指挥不畅直接散架?
德内尔毫不怀疑,如果他就这样下令全军撤退的话,等夜幕降临时,这支临时拼成的部队能有三分之一还跟在自己身旁就算可以了。
所以他不能直接撤退,必须节节抵抗火力数倍于己的敌人,但同时又不能损失过大,致使本就士气不足的部队动摇甚至溃散。
这项任务固然艰难,但还算不上德内尔见过的最绝望的情况,所以——干吧!
下定决心的德内尔立刻调兵遣将:“比斯特,你的排继续坚守这里,拖住德国人,听我吹冲锋哨就撤退,如果没听见哨声,那就在十分钟后撤200米,防御我们来时看到的那个农舍!”
坚持最多十分钟,似乎并不困难,比斯特军士长松了口气,随后便带领他的排和德国佬激烈交火,德内尔则带着马兰中尉的第一排去寻正架炮封锁公路的反坦克排。
他们一出树篱,就看到一门反坦克炮部署在一堵矮墙的缺口处,瞄准着公路另一头。其他两辆反坦克炮则藏在麦田中,分别瞄准公路两侧。德内尔立刻让艾维尔斯撤出两个炮组,把他们部署到下个路口,只剩那门封锁路口的反坦克炮。
“你在这里掩护反坦克炮排的撤退。”德内尔命令趴在他身边的马兰中尉道,“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