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意料之中的挫折(4)(2 / 3)

车踏上了侦查远疆的道路,他用了两天时间,就从拉密堡跑到了乍得与利比亚的边境。

这段边境上并没有意大利的边检站,同样也没有法国的,完全就是一块死地。得亏现在是十月,要是来的更早一些,高温就能直接干掉一行所有人。

“这气温怎么算也得到四十摄氏度了。”

德内尔话音未落,被太阳晒得脱皮的脸便涨得更红,几秒种后,他就开始咳喘起来。

“您真不该接这项任务,上校。”面对强忍咳嗽失败,血沫都喷到自己前襟的德内尔,副官巴布鲁少尉一边掏出手帕一边劝解他道,“为了您的健康,请让我向戴高乐将军报告,让勒克莱尔上校替您侦查。”

“不行。”

德内尔干脆利索地回绝了巴布鲁的请求,擦干净嘴角之后,立刻附身捡起掉到脚下的铅笔,继续在笔记本上计算一支一千人的军队通过沙漠所需要的物资。

“现在还剩多少油?”

“不到100升,上校。”

“嗯,看来车队在乌尼昂加补充一次燃油,就足够跑一次库夫拉了。”德内尔正要掏出望远镜,就被滚烫的镜筒烫了一下,差点把这家什摔到地上去。最后还是再掏出手帕来垫着,才敢拿着它远望利比亚境内。

“或许还可以再往后挪挪。”巴布鲁说道,“您计划一百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站,是不是太密集了?”

“我还觉得不够呢!”

现在德内尔他们三辆车二十一个人顺顺利利地到了边境,万一遇到沙尘暴,有些车损坏了怎么办?如果按照人的正常休息间隔设置补给站,应对特殊情况的容错率会极低,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在利比亚境内也可以偷偷建立几个据点,我看那边的防御非常松懈,基本等于没有,不过要等行动发起前不久再做,以免引起意大利人的警惕。”

德内尔直到10月12日才返回拉密堡,一脸风霜之色的他顾不得洗尘休憩,就直接找到了戴高乐。

“行不行?”

戴高乐的问题很简单,德内尔的回答也很干脆:“行!”

只是需要的物资储备相当惊人。

看到德内尔列出的几张单子,戴高乐也有些吃惊:“这么多汽车,你想建立摩托化部队打这场仗?”

“必须用摩托化部队。”德内尔回答道,“否则部队抵达库夫拉绿洲的时候将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二百辆卡车……”戴高乐面对这张单子沉吟不已,“倒也不是拿不出来。”

“二百辆卡车只是底线,这些卡车有三分之二都会用在后勤补给和运送装备上,真正能用来运兵的不会超过六十辆。也就是说,能在二百辆卡车支持下进攻库夫拉的部队最多只有一个轻步兵营。”

“敌人有多少?”

“预计将有两个连。”

在敌方以逸待劳的前提下,劳师远征的法军兵力只比敌人多一个连,这个兵力确实已经被压缩到极限。

好在德内尔还是给了一个好消息的:“幸好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准备。”

是的,戴高乐和德内尔终归是军人,他们会考虑一些战争的政治影响,但绝不会用政治因素打乱自由法国既定的战略。在当前法属西非还有大片领土没有攻克的时候,将大量物资和人力投向一个仅能获得政治声望、战略价值有限且在资源上有赔无赚的战役目标并非明智之举。

何况如今意大利在利比亚和埃塞尔比亚好歹也有二十多万军队,英国的埃及军区自保都困难,更不可能支援从南方进攻的自由法国军队。

进攻利比亚的方案何时执行,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自由法国的西非战事顺利与否,以及英军在北非的战略姿态。

“让,我想调整人事安排。”戴高乐提起了另一件事。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