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
“只带回一个人也很难吗?(德语)”
科尔布微微摇头:“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要是两个星期前,可能我和党卫队那群混球说一句话这事就解决了。但是现在……我可能得付出点代价。(德语)”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科尔布并没有说。
“走吧,我们去找乌尔里希上校商量一下!(德语)”
于是科尔布的司机汉斯,便“周末加班”,将科尔布和薇尔莉特送到沃尔特·冯·乌尔里希上校的居所了。在汽车驶离德内尔那个被征收的小别墅时,薇尔莉特将车窗稍微拉开一道缝,对着在路口僵硬站着的加纳利比划了一个“一切顺利”的手势。
汽车一下子就驶过路口了,薇尔莉特也不知道自己这位魂不守舍的老朋友是不是看到了自己发出的信号。
不过无论怎样,相信加纳利在今天上午已经受到了德国人宝贵的“教育”——只要你是德国人严重的劣等民族,那么在第三帝国治下,人身安全就不存在任何保障。
薇尔莉特从外表上看绝对是标准的雅利安人,而且战斗力也多少带点“雅利安超人”的意思,可加纳利呢?
…………
科尔布和薇尔莉特的来访让沃尔特·冯·乌尔里希感到意外,虽然如此,他还是让刚刚才抵达巴黎的妻子黛末·冯·乌尔里希为二人准备些茶点。科尔布与乌尔里希两家乃是世交,二人又相交莫逆,因此科尔布也不打算和沃尔特客套,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也是从两人的交谈中,薇尔莉特才意识到,所谓自己的“狂热粉丝”冯·科尔布少校几乎完全是沃尔特捏造出来的:沃尔特上校想保护自己,又担心他的敏感身份会起到反效果,于是科尔布便挺身而出,为兄长一般的沃尔特排忧解难了。
叫科尔布宣称自己是薇尔莉特的狂热粉丝,这还是两个人一块想出的法子。二人之所以没有提早把实情告诉薇尔莉特,就是为了避免她一见到科尔布就显露出感激的态度——这明显与薇尔莉特平素的性格不符,肯定会露馅的嘛。
其实科尔布此前根本不认识薇尔莉特,那些说辞也是沃尔特教给他的,然而他还是在见到手记人偶本人之后被她的美貌和气质惊艳到了,以至于确实对远在非洲吃沙子的戴泽南上校产生了某种嫉妒之心。
但是随着另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闯入到他的生活中之后,薇尔莉特就显得太老了。
“确实应该援救一番,只是我们得想个法子。”在听完科尔布的叙述之后,沃尔特便答应为他和薇尔莉特出谋划策,“我们去书房,让我的妻子招待一下薇尔莉特夫人吧。(德语)”
“好。(德语)”
科尔布也向薇尔莉特比划了一个“安心”的手势,居然和她同加纳利比划的一模一样。
等两个德国军人离开客厅,被排除在谈话外的黛茉便主动和薇尔莉特用法语先聊起来:“许久不见了,薇尔莉特夫人。”
此处只剩一个自己许久之前便相识的故人,薇尔莉特内心多少放松了一些:“是啊,黛茉夫人,上次我们见面还是……”
“28年。”
“对,28年8月,您带着您的一双儿女和沃尔特上校一块到了巴黎。”
回忆起往事,两位女士不由得相对苦笑。因为那次见面的缘故,正是沃尔特跟随魏玛共和国外交使团来巴黎签署著名的“非战公约”。
“泰勒和罗贝尔还好吗?”黛茉夫人发问道,“我听说他们已经结婚了,还有了孩子?”
“没错,夫人,泰勒带着孩子去了乡下,罗贝尔在空军服役,我也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
“或许在北非维希那边,也或许在英国。”提到英国,黛茉的语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她很快掩饰了过去,“肯定不再战俘营,如果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