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的特别重,你们难道没有跟我学过,有一个东西,叫做情绪转移?我没跟你们讲过这玩意?”
“将自身对于某一类作品的情绪,转移到相同的情绪上,这个基本功的东西,你们不知道?”
“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演奏一首作品,需要将自己的情绪完全带入作曲家本人的情绪?”
赵紫彤,计梦婷楞在原地,歪了歪脑袋:“欸?”
何深看着二人茫然的模样,气瞬间不打一出来,伸手点了点二人的脑袋,将手用力拍在乐谱之上。
“你们在欸什么?”
“你们两个人好歹都是学了那么久音乐的人,连什么作品需要感情投入,什么作品不需要感情投入都不知道嘛?””
“还有,你们看不懂乐谱上,乐谱上那么多的信息,你们看都不看嘛?”
“首先是整体音乐流动的方向,贝多芬在乐曲上对于这一首音乐小品的构思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巧妙,只能算得上是优秀。”
“不过只是因为这一首作品的音乐流动性,还有不停重复的某个主题,让音乐变得更为的洗脑,更受观众的喜欢。”
“这个,便是贝多芬的这一首作品,能够被大多数人所喜欢,所熟知的原因。”
“这一类的钢琴小品,也是最适合做音乐返场用的曲目,因为受众广,就算是不太懂古典音乐的人,也能够听的懂最后的这一首钢琴小品。”
“因此,在钢琴的返场过程中,大部分的钢琴家,都会演奏一些特别简单的作品,作为最后钢琴情绪的烘托。”
“譬如说,郎良月的结尾,他个人最喜欢的返场作品,便是茉莉花,他的那一首茉莉花经过了他个人的改编,仅保留原来的曲调,其他的一切已经完全变成他个人的创作。”
“其次,王佳,郎良月的同门师妹,她在音乐会的结尾的时候,个人喜欢炫技类型的作品,如果没有记错,她个人保留曲目是一首土耳其进行曲,她同样将其进行变奏,变奏成所有人都听不懂的模样。”
“这些东西,你们很早就应该知道的,为什么会不知道?”
何深看着赵紫彤与计梦婷两人,气不打一处来。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赵紫彤跟着自己学习了那么久的钢琴,还跟着自己在全欧洲各地跑,她应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
这种东西都是最基本的,作为一名以钢琴家为职业目标方向的人,这些东西都是必备的,怎么可能不知道?
结果现在跑过来问自己,弹奏一首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是否需要特别深厚的感情投入,是否需要真的弹一次恋爱。
这个不是纯开玩笑嘛?学了那么久钢琴学到狗肚子里面了?
还要那个计梦婷,之前停说计梦婷这个在国内,据说是称霸了国内高等音乐教育大赛三年第一名的顶级选手。
何深在当时看到计梦婷的,还产生了一种欣慰,有一种女儿长大欸大错觉。
结果限制,她居然,居然也好奇这一点?
好奇这个初级入门级别的知识点?
这俩人在开什么玩笑?
自己带她们俩个人带了那么久的时间,全白费了?
这个就像是什么?
你在那儿带着学生正在试图解开什么黎曼猜想。
结果学生跑过来问你,问你一个问题。
一加一等于二,这种基础问题为什么要计算?
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算到现在才算到一加二等于三。
过数学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纯憨憨。
人家那个是证明一加一,跟证明一加二。
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