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波涛在雾霭中流动,星辰的夜影与万物永恒!”
贝多芬回到了屋子里,将之前所写的作品,再一次撕碎。
他再此翻出第三堆乐谱,猛地开始书写。
依旧是d大调,依旧是那一股极为浓烈的温暖!
情绪没有更多的变化。
变化的,只是贝多芬的心境!
咚……
咚……
咚……
贝多芬在左手写下无数个d,让这一颗音,几乎贯穿整个音乐篇章!
“d作为持续保持的音,如同时钟的钟摆,贯穿始终!”
“时钟,所代表的,应该是永恒不灭的时间!”
“这个便是时间!”
右手的音乐和弦,与之前有所不同,在这个地方展现出了更为明亮的状态。
主题,与之前相比,要短了许多许多!
“主题不能太长,太长的会让人感觉到疲惫!”
“将主题压缩,压缩的更短!”
“我需要的不是特别长的主题,我需要的,是短促的主题!”
“短促的主题,所带来的,应该是与展开部的对比!”
“展开部,展开部应该怎么写?展开部……”
“展开部要增强!要变得更强一点!”
“展开部后再现部,拓展戏剧性的复苏!”
“复苏音乐的情绪与灵魂!”
“依旧是之前的结构,依旧是传统的奏鸣曲结构构建!”
“这一点,我不会做出任何的改变,我也不需要做出任何的改变!”
“从不变中,找到更多的新意!”
“这个地方,这个地方……”
贝多芬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的目光逐渐亮起。
他所想的一切,跟之前克兰茨完全不同,他不是为了克兰茨所写这一部作品。
他只是在为自己所写这一部作品!
“现实与幻想的结合,将幻想所展现出来的情绪,展现的更多一点!”
“我需要更多,更多的音乐情绪!”
“这个情绪,应该是安静的,淡雅的!”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不要给予任何一丝丝特别强烈的激情,让一切都得以逃逸!”
“我要一首,完美的奏鸣曲!”
贝多芬猛地走到窗户前,坐在窗户的边缘,感受着周围空气的流动,嘴角上扬的幅度,越来越强。
他找到了自己目前比较适合走的一条路!
他目前,所应该去理解的一条路!
后续这条路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现在的这一条路,应该是对的!
自己目前所写的作品,是一首极为完美的作品!
一首真正意义上的……
大奏鸣曲!
贝多芬不停地写,不停地修改。
整个人完全陷入了音乐之中。
他在思考着音乐,闲下来的时候,就是在外面走走,思考着自己应该怎么样,才能够让一个完整的思想,贯穿整部作品。
音乐,是需要完整的。
同一个主题,在不同速度下,应当有着相同的情绪。
这种情绪,应该在音乐中怎么才能表现得更加完美?
他在寻找一个更加完整,更加朴素,更加严格的风格!
让这种风格,在不同中寻找统一!
这个很难,非常非常的难。
比如说一个非常优美的情绪,你需要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去诠释出来。
这个快,要快的优美。
之前很少会有人这么做。
这么做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将其作为奏鸣曲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