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里一直有个小秘密,李善长是他忌惮的人,但刘基却是他驾驭不了的人。
他相信如果刘基也是淮西人,或者将刘基和李善长对调身份,那么当年他会毫不犹豫找个由头将刘基斩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放归家乡。
“刘基怎么了?”
怀着一种特殊的情绪,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朱极挠挠头,似是有些遗憾:“还能怎么,快死了呗。”
提及刘基,朱极是真的有些可惜。
“正所谓举世独浊他独清,他便是最大的罪孽。
说句杀头的话,他比皇爷长得好看,还比皇爷有学识,最关键他还比皇爷聪明。
皇爷觉得刘基清高到让他自惭形秽,而满朝的淮西人又觉得刘基跟他们不合群。左右不逢源,还得罪了胡惟庸。”
“如今胡惟庸也就缺一个弄死他的机会,你看着吧,一旦刘基有点毛病,咱们这位宰相可不介意乐呵呵地给他来上一刀。可惜了啊,文章为一代之宗,韬略乃当世之首,就是没生个好地方。”
朱极看似随意,实则痛心的话语惹得朱元璋心头又是生气,又是凝重。
朱极说刘基让他自惭形秽,这让他有些羞恼。
刘基纵然是神仙下凡,那也是他朱元璋的臣属。心胸再开阔的君王也无法容忍有人当面说他不如自己的属下,无论哪方面都不行。
但刘基这个人,虽然未能重用,却不代表朱元璋不喜欢他。
如果刘基莫名其妙地死去,那也会成为他朱元璋的遗憾。
掩饰了自己所有的情绪,朱元璋看着朱极吃饱喝足无所事事的样子,忽然心里就有些来气。
“混账小子,你也知道说这话要杀头啊。也就今天你遇上的是我,要是别人,你小子脑袋早就落地了。
好了,别光说我,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朱极瞥了朱元璋一眼,眨巴一下眼睛,似是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我是问,你总不能每天就待在坟前,除了种地啥都不干吧?有这份见识,就算不当官,总要为将来的日子做些打算。你总不能一直这样混日子吧?”
这次朱极听明白了,合着老马的意思就是不想让自己混吃等死。
心里悄悄感动了一下,面对朱元璋询问的目光,朱极非常认真地回答:
“如果你能够听我的辞官回乡,我倒是挺乐意你送我二十亩良田一处院子再加两个美娇娘。”
“不过你不辞官也没关系,送我几本社学和县学的课本就成。三年之后一边种地一边教几个学生,地里产的粮食加上学生的束脩,也够我娶妻生子了。”
谈及娶妻生子,朱极一拍脑袋:
“老马,那俩婢女我可养不起,你还是收回去吧。再说了,我一大小伙子还守孝呢,身边跟着俩娇滴滴的丫头,指不定哪天就干柴烈火行不孝之事了。”
“况且,如今我家徒四壁,我自己都还吃不饱,往后的日子带着她俩喝西北风啊?”
朱极这幅咸鱼的样子简直让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
他真想现在就认了这儿子,然后操起门外的棍子教朱极明白什么叫皇家的父慈子孝。
可惜不经过反复查验,他对心中已经有些确信的答案还是疑豫不定。况且想到身份确认后即将掀起的波澜,朱元璋到底还是强压下胸中的怒气。
“你要是我儿子,我恨不得拿马鞭好好抽你一顿。她们俩以后还住这里,每旬会去你那送一些吃食和换洗衣裳。你说的那些社学和县学的书本,明日我会派人送过去。”
虽然朱元璋衣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让朱极心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但这训孙子的语气朱极是半点都不接受的。
“很可惜,我不是你儿子。而且,你要真有我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