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脑袋,亲吻我的脸庞了。”
“真的很令人感慨,能从一首摇滚乐里获得那么多的温存和感动。
大概这就是摇滚的特点所在,直击人心。”
“我觉得,洛泉的这首歌是在喂美国最近频发的枪击案发声。
实施枪击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且很多人的童年都过得不好。
扭曲的生活让他们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想法,最终做出了可怕的事。
如何在源头上解决这件事,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一件事。
或许我们要对那些出身不幸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否则一个家庭的不幸,最终会导致许多个家庭的不幸。”
………………
这一条推文,可以说是引爆舆论的一条推文。
原本这段时间以来,频发的枪击案就已经让全美陷入到了一种悲愤交加却又无可奈何的气氛之中。
那一条条死在枪击中的无辜幼小生命令人痛惜。
而更痛的,即使已经死了这么多人,也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现状。
枪击案频发,源于对枪械的放纵,人人都可以持枪,有枪的人甚至比有车的人还多。
但持有枪械又是美国公民最基础的权力之一,是美国的国本。
如果禁枪,那就是对美国根基的动摇,反对的人数不胜数。
但这首歌,确实是让那些感同身受者的情绪找到了阻止。
他们在评论区倾述着对枪击案频发的悲观情绪,也希望能将今天定为全美控枪日,呼吁大家能在家安静听歌,至少能有一天让发生在美国的枪声能够减少。
很快,有美国的粉丝询问洛泉,这首歌真的是为减少美国枪击而创作的吗?乐迷们理解得对不对?
洛泉一直都在关注着舆论的走向,看到这条点赞相当高的提问,她也是做出了回答:
“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品都有他们自己的见解,有时候可能比作者本身还要更加精彩。
枪击案的发生本身是非常不幸的,这首歌如果能减少不幸的发生,我相信大家都会愿意看到。”
这个回答并没有直接承认,但也没有否认,有些模棱两可。
但对于目前推特上的舆论,倒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几个小时候,“全美控枪日”出现在了推特热搜的顶端。
《波西米亚狂想曲》所引起的乐迷的触动,令他们在网上呼吁全美人民在今天这个周末减少外出,友善待人。
原本以为这只是乐迷自己的自娱自乐,根本不会有多少人响应。
但没想到,平均每天发生百来起枪击案的美国,在今天却突然哑火了。
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才发生了不到二十次的枪击案,暴跌了百分之八十!
对于美国人而言,这绝对是值得庆祝的一天。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奇迹般的一天,仅仅是因为一首歌。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歌迷们都无法想象洛泉的歌曲能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不管是巧合,还是那些原本打算在昨天犯案的枪手真的被洛泉的歌声所感动,从而放弃了报复社会的想法。
这都是一个好的现象,甚至在被美国媒体报道之后,在全世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唯一比较可惜的是,这样的日子美国只有一天。
哪怕是在各个重要的节日里,美国人该枪击依然枪击。
而且看到街上庆祝的人一多,说不定直接掏出步枪来一波大的。
而这次的节日并不是为了庆祝,起到的效果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