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从抽签日算起,年终总决赛终于进入第四个比赛日。
这也是“陪老妈追剧”的第五集,大结局。
先进行的是三四名比赛,林梓君对皮克。
这场球其实打得很精彩,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新世代年轻球员们争夺未来十年内彼此排名的一场较量。
但因为决赛太被期待了,所有即便这场球打得再激烈,观众都总觉得有些集中不起注意力来。
他们按部就班的鼓掌,欢呼,起立,非常给面子,但在鼓掌之余,依然时不时把目光瞟向球场之外的另外两处地方。
那是罗九和孙天龙在提前热身的地方。
铜牌之争打了67分钟,最终皮克4:2赢下了林梓君。
但这并不代表皮克就比林梓君厉害,而是因为皮克已经23岁,身体已经完全长成,他身高183厘米,腿长臂长,力量十足,即便是常规击球都有着极强的旋转。
他正处于一生中身体机能最强盛的时候。
林梓君却还在继续长身体,他会在未来三到四年内彻底长成,从速度和力量上有一个巨大的增幅,而他的战斗力也将同步增长,长远来看,他对华乒的威胁性依然超过皮克。
当他俩退场,万众期待的对决终于上演。
这场球,全世界所有平台的直播解说都表现得很沉默。
因为他们知道,这两位选手的意图,自己无法解读。
就算他们看到了选手的某些动作像是要做些什么事情,他们也不敢大着胆子讲出来。
因为连德意志乒协总教练罗尔斯科夫都公开说自己看不懂,那么其他的大大小小的网络解说和官方电视台解说,又哪来的勇气敢说自己看懂了?
事实上,这场球连草蜢都安静下来了。
易景倒是不再发散思维了,她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好好把这场球解说下来,以此证明自己的专业性,回击网络上那些多年来一直喊着“易景下课”的黑子。
但她只在第一个球的时候说了几句,后来就放弃了。
作为华国女乒曾经的双打世界冠军,她其实比大多数人都看到的东西更多一些。
但正因为她看得更懂,所以才更发现在她看懂的部分之后还有无数的算计,是她难以表述的。
她怕自己再说下去要被行家笑话,于是千言万语不如一默。
其实这场球并没有球迷们事先预料的那么精彩。
罗九和孙天龙都打得非常谨慎,也非常耐心,谁也没有直接抢攻,而是都在互相拉扯,寻找机会,若是机会不好,绝不轻易出手。
兵法有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说的就是在看不清敌人虚实的情况下绝不能轻易攻击,必须要先守住再说,所以罗九与孙天龙都在比守势,看谁更加滴水不漏。
这与亚洲杯时有些不同。
亚洲杯时,罗九刚刚神功大成,惊艳亮相,孙天龙其实是很意外的,而那时的罗九自以为到达了无敌境界,并未预料到被逼急的孙天龙也能达到这一境界。
所以当时双方都在重新适应全新的对手,并不断调整对策。也是因此,才会有那些极其精彩的攻防转换。
但现在,双方已经知根知底,过去的几个月里,不知道悄悄把对方分析了几百遍,于是此刻一出手,就根本不露丝毫破绽。
偌大的体育场中,只听得到小球清脆的弹击声,安静得出奇。
即便是觉得这场球不好看的观众,也绝不会因为无聊而打哈欠、看手机、交头接耳,因为全世界的专业人士都告诉过他们,这场球很高端,很难看懂。
所以越是普通球迷,越是瞪大了眼睛,企图从这场球中看出点端倪来,以证明自己有着超过专业人士的好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