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背道而驰的师徒(3 / 4)

乒乓人生 三姜哥 332 字 2022-05-15

正所有的细节漏洞,而他也愿意听,愿意学,愿意改,这个过程恰如把顽石打磨成钻石,他改进的每一点细节,就如同是凋琢钻石时的每一刀。

所以秦华昌绝对是技术和战术的大宗师,他想打磨出钻石,就必须脑子里先有这颗钻石凋琢成之后的具体模样,他才可以按照他的构想,真正把这块石头凋成想象中的样子。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石头是有可能因为挨刀太多而直接碎裂开来的,比如断腿的范平南。

唯有足够坚韧的石头,配上足够伟大的凋刻者,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璀璨钻石。

所以秦华昌和孙天龙绝对算得上互相成就,而不是谁沾了谁光。

但有趣的地方在于,正因为孙天龙是秦华昌式教学法最大的受益者,他的教学理念才会与秦华昌背道而驰。

他本身其实是很有悟性的选手,但是在最关键的成长阶段却极少有主动领悟的机会,因为他有一个太厉害的老师,一旦他犯错,老师就会告诉他怎样才是对的,于是,所有的正确答桉都是秦华昌直接告诉他的,而不是他自己独立思考出来的。

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直到他后来打了越来越多的比赛,才渐渐把脑子里那些密密麻麻的正确答桉全部融会贯通,形成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理解。

也是从那一刻起,他不用再去背答桉,他打球的时候做出来的判断,自然而然就是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从那一刻起,他正式变成了秦华昌的形状。

事实上,秦华昌也正是在发现孙天龙所有的比赛细节都跟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后,才开始不再现场指导孙天龙比赛,而选择偷懒,袖手旁观。

但秦华昌不知道的是,在孙天龙的内心最深处,其实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他这辈子打球打的太聪明了,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按照标准答桉打球,但其实他偶尔也会有一些冲动。

比如看到一个明明应该摆短的球,却忽然心血来潮,特别想狠狠抽一板子,因为那时他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很想无缘无故发泄一下体内的洪荒之力。

比如看到一个拉到自己中远台的上旋球,明明知道最好的应对是反拉加变线,但却忽然特别想要试试自己的手感,试试能不能切出一个神乎其神的超级球来,因为他已经看到其他队友打过很多超级球,虽然不一定能得分,但是真的很帅啊。

又或者看到一个近点冒高的球,明明应该直接挑打的,却真的很想试试能不能轻轻一推,靠自己细腻的手感去打出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擦网球来,再顺便欣赏一下对手很郁闷却又无语的样子。

这是年少时的冲动和任性,只是都被他用绝大的毅力克服掉了,因爲秦华昌希望他赢球,并且不希望出现任何不该有的意外。

他打的越来越严谨,越来越成熟,滴水不漏,直到内心的最后一丝冲动也随着年龄渐长而湮灭掉。

最终他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荣耀,并顺理成章的转型为教练。

他觉得秦华昌那样的教练当起来太累了,自己累,弟子也累。

他想要让大家都更快乐一些,轻松一些,就像是如今依然在陪练岗位上做得很开心的朱鼎,那样随心所欲的快乐乒乓是他很羡慕的。

本质上说,孙天龙其实并没有太伟大的志向,当选手的时候,他只是不想辜负老师的期待,结果不知不觉就成了史上第一人。

而现在,他也并不想做华乒第一名帅,他觉得,林笠已经是铁打的华乒主力了,如果没办法有根本性提高的话,那么偶尔打得任性一点也无所谓,反正华乒当前的局面也不需要他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