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的,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说着。
为了方便大家陈凡将这一篇文章打到了公频上。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这其实是一篇游记。
但游记不仅仅是游记。
柳宗元这是借游记,抒发自己的情感。
于是在后文当中,他是这样写的:“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里的意思也很明白。
就是说,这里寂静无人,冷寒渗骨,太幽静了……所以这里不可以久居,记下这里的风景就走。
“凡哥,感觉柳宗元个性好像比较悲观。”
这时。
直播间内有网友看出这一篇文章的意思。
“可以这么说。”
陈凡点头:“如果比起刘禹锡来,那柳宗元就是悲观的不能再悲观了。”
人家刘禹锡被贬可以写出升官的感觉。
但刘宗元不是。
被贬就是被贬,不被重用就是不被重要。
当然。
你要说这里两个人的性格谁更好呢?
这个谁也不能强求。
刘禹锡能天纵豪情,但你却不能强求让所有人都与刘禹锡一样。
“不过虽然刘宗元比较悲观,但他仍是一心想为朝廷效命。哪怕就是被贬为了司马……这里要说一下司马这个官。司马这个官在当时是正五品,这个官不大也不小。至于具体是干什么的,其实就是啥也不干。一般司马这个职位就是养老的,或者是朝廷当中一些重要官员被贬了,不知道让他去干嘛,就让他去各个州担任司马。反正也没事他干,就是将他调离京城,调离权力中心罢了。”
这么一说,大家便懂了。
其实司马这个官,如果你看得开,那就是吃吃喝喝,权当游山玩水,就像刘禹锡一样。
反正也不需要做什么,而且奉禄也还不错。
“但刘宗元虽然被调离了权力中心,但却一直还担忧着朝廷里的事。所以,他在永州走遍了各个大大小小的地方。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捕蛇人,他就和这位捕蛇的人聊了起来。那个人说,永州有一种很奇遇的蛇,他有着黑色的质地和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等病。最开始的时候,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因为捕捉这种蛇的人可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当时柳宗元就说,这不是很好吗?可是,这位蒋姓的捕蛇者就说,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捕蛇为生。但是我的爷爷因为捕这种蛇,被蛇咬死了。我父亲也因为捕这种蛇,也被咬死了。我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捕这种蛇的时候,也会被咬死。然后柳宗元就说,你很恨这种事情吗?如果是的话,我帮你疏通一下关系,让你不要再捕蛇,我可以恢复你征税,让你安稳的呆在家里,也就不会被蛇咬死。”
“可是这位捕蛇者却摇头说,不,我不愿意。甚至,一听到要恢复征税,这位捕蛇者都哭了起来。柳宗元很奇怪,难道这家伙不怕死?然后,这位捕蛇者才说道,你这是想帮我还是想害我?如果真恢复我的赋税,我还不如去捕蛇。柳宗元就再问,为什么?”
“这位捕蛇者又说,自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