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武将另一个巅峰,燕然勒石……(求订阅)(3 / 5)

史官。

陈凡一向非常的喜欢。

如果中华没有史官,那么前世几千多年的历史就没有传承。

中华文明要是没有传承,那中华两个字也就失去了意义。

甚至。

如果中华文明没有传承,估计现在中华也就不是现在的大一统了,他可能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

“史官。”

“我觉得,这是个重料。”

“嗯,陈凡老师最为喜欢的就是史官。而且,感觉陈凡老师就是史官世家出身的。这个史官,绝对不简单。”

清了清嗓子。

陈凡继续说道:“这位史官,叫做班固。”

“可能大家对于班固不太熟悉,这也正常。因为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很多的一些史学书籍,一些人物都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当中。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位在历史当中名不经传的班固。”

“班固是班彪的儿子,他是东汉着名的史学家。他在世时,虽然十分敬佩太史公先生,更为佩服太史公先生写的《史记》。但太史公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他的史记只记载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就结束了。而身为东汉的史学者,班彪便继承太史公的遗志,续写《史记后传》,但可惜,后传成书60篇,班彪便去世了。”

“做为班彪的长子,班固勤奋好学,长大之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于是班固便继续了父亲的事情,再次续写《后传》。不过在他认真研究父亲的后传之后,他却觉得父亲的后传内容不够详细,布局也有待改进,如果续写的话可能只会成为一部平平无常的史书。为了写出一部史家经典,班固便在父亲班彪的基础之上,开始撰写《汉书》。”

要说史学家的名气。

班固在中华几千年历史当中,也是前三的存在。

当然。

这位史学家班固,他的一生,可不仅仅只是写史。

陈凡继续说道:“只是身为县令的父亲班彪突然死去,一下子班家就此衰落,变成了平民。班固不得不搬回到了老家。可平民没有什么身份,很容易遭受他人的迫害。在他30岁的时候,有人告他私修国史。这个罪名是比较大的,很有可能会是死罪。因为在当时国史这种书籍不能私人修撰。随即,汉明帝就将班固关到了大牢。”

“此时班家上下都非常紧张,但这个时候,班固的弟弟班超却是愤而起身。他决定赶到京都洛阳为哥哥班固伸冤,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这引起汉明帝对这一桉件的重视,特旨召见班超核实情况。班超将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以及宣扬“汉德”的意向全部告诉了汉明帝,扶风郡守也将查抄的书稿送至京师。明帝读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感到惊异,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并召进京都洛阳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不得不说。

班固修史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因此得福。

台下一众学子听得也是入神。

他们十分同情像班固这样的史官。

还好,汉明帝是个开明的君主。

“因为班固的文采非常好,而且自小就受父亲的影响,所以对于编撰国史非常有心得。在班固受官之后,很快,他就完成了《世祖本纪》,这个史书主要是描写汉光武帝的事绩。因为班固这个工作完成的很出色,明帝又提升了班固的官职。后来,班固又编撰汉武帝一朝的史事,以及东汉功臣,平林,起义军……等等事迹。最后,班固也从私修国史,终受朝廷认可,随即继续编撰《汉书》。”

“明帝死后,章帝继位。汉章帝也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很欣赏班固的才学。甚至,他比之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