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编导系实践课(下)(2 / 4)

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种人物的近景和动作。

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头中采用高速摄影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人物光线的形式,除了受到场景、空间、环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质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影片的主题、内容、风格、样式、叙事、情节和导演处理的制约。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赋予影片中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形式。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这种专门设计的光线的效果就存在。

例如: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老爷这个人物的光线形式,就是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定性,完全是逆光、剪影、半剪影的处理。

使人物的形象刻画十分鲜明,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在影片的叙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达到影片叙事情节的表达,在影片中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这个人物走到哪里,这种光线效果就带到哪里。

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威拉上尉历尽艰难,深人到丛林中去寻找库茨上校,在影片的结尾的场景中,丛林中库茨上校的居住地的光线效果,则完全是主观化的处理,人物只有逆光的处理,很神秘,很形式。

有的时候,摄影光线的处理完全是为了影片全片的风格,使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物,采用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形式。

例如:导演关锦鹏拍摄的影片《阮玲玉》中,现代时空的人物处理,假定性的人物送光、轮廓光十分鲜明,很有现代感和唯美性,超越了早期资料影片的审美氛围,在光线的形式上,形成了两个不同时空的交替。”

刘尚从助教江川手里接过茶,喝了一口,松口气,看向学生:

“下面谁来跟我讲讲这个电影里的人物,随便挑一个讲,讲得好的加鸡腿。”

不知道是分析人物比较简单,还是鸡腿刺激了学生们的表现欲,之前唯唯诺诺的他们纷纷举手表示要回答这个问题。

刘尚便让举手的学生挨个说。

在回答之前,他提出要求:

“不要讲废话,节省点时间。”

“好。”

“我想分析牛二这个角色,他的人设是有些痴呆,喜欢女主,导演给牛二这个角色专门的光影标准和特殊的动作设计。

比如镜头中只有牛二这个角色的时候,打光比较多,颜色比较明亮。

还有牛二的动作,他每次看人说话的时候,都先微微瞠目,当别人眼神投过来,他又迅速低下头避开眼神。

这些都是在表达牛二单纯的人设,为之后的悲剧做情感铺垫。

这让我想到了黑泽明的《梦》中一句台词:

我不需要亮得连星星也看不见的光。人在世上好好尽完自己的本分,然后问心无愧地死去,是很可喜的事。”

刘尚一边听一边吃,最后点点头:

“说得不错,场务呢?给这个学生加个鸡腿。”

“谢谢刘老师!”

“哇!我也要,刘老师我也有话要说!”

气氛一下子带动了起来。

韩露盛海亮那边见刘尚和学生们这么欢乐,不禁露出了怅然的羡慕表情。

这就是青春的气息啊。

“对了,海亮,刚才那个学生分析你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