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王家卫对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为香港电影的受众增添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是王家卫让国际中产、文艺、知识分子这个群体首次关注香港电影。在《花样年华》之前,没有任何一部香港电影会出现周慕云这样如此中产、体面、典雅又闷骚的形象。
梁朝伟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出演的一系列形象,是过往香港电影所稀缺的。以至于当时的香港,有一说。
这是资本主义商业、福特式流水线作业最鬼魅之处,最体制化的系统偏偏就能产出最个人主义的艺术作品,在古典好莱坞是奥逊威尔斯,现代香港就是王家卫。
一直以来提到王家卫对梁朝伟的改造,都说是《阿飞正传》让梁朝伟第一次觉得自己不会演戏了。这个说法没有问题,但所谓的不会演戏,其实是一个美学认识的冲突。简单说,王家卫不认同模仿再现还原模式,他不需要所谓的广义而言的演技。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或者干脆说就是罗西里尼,对现代电影的一个革命性贡献,是不认同古典电影仅仅满足于剧本的模式。
罗西里尼的美学,是信奉影像即现实,现实即影像,就是一个自洽的世界。罗西里尼让演员自己去发展角色,让演员来决定影像的成色与构成,演员自身就是角色,就是目的。
后世的里维特、皮亚拉、卡萨维蒂、阿巴斯、侯孝贤这些所谓无剧本创作的导演,无不遵循着这条现代世界暧昧、多义、偶发的思想美学法则来发展出自己的影像宇宙。
区别不过是里维特的世界是神秘奇幻,阿巴斯的世界是虚构与现实、原本与副本的边界消失,侯孝贤受古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影响而倾心捕捉人在世间的自然形迹。
王家卫的即兴创作美学之核心要义,是挖掘明星自身的魅力去表达他自身关注的一系列城市现代性母题:记忆、身份、沟通、时间。
重点不是梁朝伟演扮演一个怎样的阿飞形象,而是,如果梁朝伟就是阿飞。张叔平负责演员造型以及空间,杜可风负责影像质感,梁朝伟侧身其中,如是产生的形象,如果在那一刻王家卫认为是成立的,梁朝伟、影像自身就会发展蔓延开来。
这种创作方法为梁朝伟在王家卫电影了两次无与伦比的惊艳亮相。
第一次是《阿飞正传》结尾三分钟的上海味道,第二次是《重庆森林》第二段的开场,梁朝伟伴随着〈californiadrea〉音乐的亮相。这里无需什么传统的演技,就是演员穿好衣服,走过去,音乐、色彩、调度一切对位情况下的化学反应。套用福楼拜名言,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在这一刻,梁朝伟就是王家卫。这一刻完成后,就是独一无二,此在永恒,在这一段影像中,没有任何人可替代梁朝伟。
这是场面调度者演员情境互动的巅峰时刻。
影像之神的恩宠。
梁朝伟在王家卫电影之外,最令人惊讶的一次演出,当属《色戒》。
《色戒》
作为一位体制内主流顶级明星,梁朝伟愿意出演这样一部电影,在好莱坞其实是无法想象的,在华语电影世界更是闻所未闻,空前也必然绝后。
王家卫的说法,梁朝伟愿意出演《色,戒》,重要一个原因是为了弥补《春光乍泄》没有除裤的遗憾。
《色,戒》的美学手法不算前卫,演员演出算是古典的模仿再现还原模式,梁朝伟在这部电影中最大的突破还是源自高强度身体演出带来的痉挛式抽搐情绪表达,那几场欲仙欲死人鬼难分的戏,为梁朝伟的银幕形象增添了一块高度异质化的拼图。
自1984年走红起,梁朝伟作为顶级明星,在演艺圈活跃迄今。论时间广度,当年差不多同期出道的能够与之比肩的香港明星已寥寥无几,五虎之一的刘德华算一个,梁家辉算一个,老友星爷已经退居幕后多年,神级搭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