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剧组的写实(3 / 5)

通常会先穿一件防火的石棉衣,然后再在外层衣服上涂抹凝固的汽油,最后才会点火,燃烧。

尽管石棉衣隔热,但如果火势越烧越大,热气涌动,难免会有灼伤人的地方。

况且,拍火烧人的戏,如果一次不通过,武行还得再拍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据我所知,一天之内,有一位武行兄弟就被烧过八次。

至于武行烧一次全身能拿到的报酬,也因为剧组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比较好的剧组开过6000元一次的价格,但那回,现场的武行,也有人受了伤。

如果说武行的危险,外界还多少有些耳闻,那灯光师的意外,可能就更加无声了。

因为要在棚顶布灯,搭建桁架,所以灯光师常常需要在高空作业。

在拍一部古装戏的剧照时,我曾爬上过大殿棚顶的马道。

加上,灯光师总是剧组里到场最早、离场最晚的一批人(灯光必须得在演员到场前把光源布置好,拍摄结束后,他们还得留下来装卸沉重的照明设备)。

所以,比起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他们的休息时间,也是相对比较少的。

据说全国80的灯光师,都来自hen省鄢陵县的张北村。

剧组里的照明、布光设备

记得有一次,一个古装剧剧组,要在横店的秦王宫大殿白天拍夜戏。

为了营造出夜晚的效果,灯光师拿了钉枪,准备把一大块黑布钉在大殿的房檐上,因为太过疲劳,没有休息好,他直接从米的高空摔了下来,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被场工紧急送去了医院。

每天工作十多二十小时的过劳状态,加上高空作业的工作内容,都让灯光师成了剧组的一大高危职业。

一个大功率摄影灯有时能重达十多二十斤

一个剧组,更像是一个浩大的车队。

除了剧照、武行、灯光,剧组还有很多其他的工种,大家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创建一个共生的场域。

所以,在剧组工作,你必须得适应集体生活。

吃一起,住一起,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就拿住宿来说,同一个剧组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住同一家酒店。

在圈内,我们常把这种大部队驻扎的地方,叫作“大队酒店”。

“大队酒店”的房间,多为标准的双人间,住起来有种升级版宿舍的味道。

初来乍到时,我总有不习惯的地方,但住久了,混熟了,逐渐也就适应了。

“大队酒店”楼下的代拍,一般来说,主演会住更高级别的酒店,但在拍摄前,他们会到“大队酒店”的剧组化妆间化妆,代拍蹲在酒店门口,等着抓拍演员下楼出装的照片,然后再把它们高价卖给粉丝。

难得早收工时,大家会在“宿舍”聚餐,东拼西凑点些外卖,一起改善伙食。

出行方面,整个剧组也是整齐划一的。

哪怕只用分钟就能步行抵达片场,所有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得乘大巴,统一行动。

每次去片场,一个剧组就会化身成一个浩大的车队。

除了接送工作人员的大巴,各个部门还会设置自己的专属车辆,服装车、摄影车、灯光车……

在摄影棚,每一个车厢,都是一间便携式的移动仓库。

发电车的接线处,剧组很多大功率的灯光设备,民用电是带不动的,所以需要有一台专门的发电车为剧组供电。

空调车的巨型管道,口径是家用机的数倍。

一般情况下,剧组至少会准备一台空调车供主演使用,有条件的组,才会多增加几台给导演和现场工作人员使用。

拍人造雨的戏,剧组会用管子接在储水车上放水

装马的车,马匹是动物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