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骑快马,自大魏郡县奔腾而出,带着一份份罪状,直往许都而来,等到黄昏时分,许都城楼已经贴满了罪状。
桓骑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不给儒家丝毫反应的时间,而且一旦出手,即刻诛杀,不留任何余地。
“桓骑,萧少商,庶子,该死!”
等儒家诸圣回过神来,似乎一切都已经晚了,心中不由怒火中烧,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说儒家诸圣是儒家的领袖,那么毫无疑问,这些大魏儒家官员就是儒家得中流砥柱。
半天时间,清洗大魏三成官员,其中以儒家官员居多,占了足足九成,其中不乏身居高位之人,顷刻之间,儒家在大魏朝廷中实力,已经十去七八!
儒家之所以敢行儒之天下,原因有三:其一,儒家势大,大魏圣人有将近一半出身儒家,更有王戟这个儒家神仙,威望、武力,俱是无双!
其二,儒家以仁义核心,得大魏百姓信任,民心所在,根基稳固,可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便是位高权重的儒家官员,自成一派,凝聚在一起,虽然不能左右大魏朝堂,但是这股力量不可小觑,是儒家立足朝堂,和魏帝争锋的根本。
“我等去见陛下,无辜屠杀我儒家之人,他必须给我们一个交待!”一尊儒圣提议说道。
“还有桓骑、萧少商,为非作歹,于圣贤之道,相背而驰,罪该万死。”
一尊儒圣怒道:“本圣去斩了他,给我儒家惨死之人,一个交代!”
“既然陛下对儒家不仁,残忍杀害我儒家弟子,那就不能怪我儒家了!”
董儒之说道:“以我的名字,告知大魏百姓,陛下残暴不仁,我儒家忍不可忍,要换了这天,给大魏百姓一个安宁的世界。”
“传令儒家弟子,立刻集合,随我等入宫,诛杀暴君,行儒之天下!”
“由吴蜀两国儒圣出手,击杀桓骑、萧少商,此二人,必须死!”
董儒之话音落下,吴蜀两国儒圣自然答应下来,随后便有三名儒圣离开结庐书院,前去击杀桓骑!
“那王戟那边呢?”
一尊儒圣问道:“要通知他吗?”
“不必了!”
董儒之回答说道:“王戟牵制大魏皇室供奉,恐怕已经有心无力了,我们自可行事,同王戟遥相呼应便是了。”
儒家诸圣点头称是,纷纷动身,就欲召集儒家弟子起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