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抄别人的。
抄袭别人的作品非法出版,就算现在没事儿,那也是个污点,如果想做大做强,还是不要搞的好。
总之,红光出版社,是通过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用卖诗集送小说的方法,规避了此时的武侠小说禁令,得以让自己的武侠小说在新华书店正式上架销售,且没有销售数量限制。
但这种情况,属于钻空子,可一不可再。
如果再想来第二波买诗集送小说,恐怕就不行了。
曹志强现在还没本事改变国家的政策,所以在武侠解禁的新政策出台之前,武侠小说恐怕是不能明着卖的。
之前,曹志强还为此头疼。
他想的解决办法,是靠这套书赚到一波钱之后,就把自己的小说拿去香江出版。
至于出版社这里,则安安心心的做杂志,出唱片。
也就是说,按照曹志强原本的计划,他新写的小说,比如他正在读的《寻秦记》,以后是要直接拿去香江出版,走海外市场的,等武侠禁令解除后,再重新回归内地市场。
至于红光出版社今后的项目,就是开一个类似《知音》这样的情感类杂志社,然后再搞一个唱片公司,专门出唱片。
情感类的杂志,跟流行歌曲,这些东西是没有禁令的。
而且从赚钱角度来看,音乐唱片一旦爆发起来,赚钱速度比小说只快不慢。
至于杂志,一旦成为爆款,比如像《知音》那样的,那同样是个现金奶牛。
过去的曹志强层次太低,没机会深入接触那个“武侠禁令”。
但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出版社,到了他这个层次,已经能够接触到“武侠禁令”这个东西了。
有了那个“通知”,也就是“武侠禁令”,曹志强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江湖行》,虽然正常再新华书店上架销售了,而且卖的很火,但这个火热能坚持多久,却不好说。
如果被人举报,有关部门也开始查禁,那他的这套挂羊头卖狗肉的《江湖行》,肯定就会被要求下架。
就算不用下架,至少要进行整改,比如取消那本赠品——《破碎虚空》。
可一旦没了那本《破碎虚空》,只是一本诗集,那销售热度绝对到不了这个阶段。
所以,曹志强才未雨绸缪,看到卖的火热,且出现大量二道贩子后,就想到跟这些二道贩子合作。
这样一来,哪怕以后新华书店不让卖《破碎虚空》了,他也可以通过那些二道贩子,通过地下书摊的方式,继续卖自己的《破碎虚空》。
地下书摊别看不起眼,但严格来说,市场可比新华书店广多了,对某些书来讲,出货量也远比新华书店高。
赚钱嘛,不磕碜。
反正现在国内出版界的监管方面,几乎就是没有,最多是发行方面,也就是新华书店卡的严格一点。
至于地下书摊,只要你不卖那些明着露肉的隐晦图书,那就没啥问题。
毕竟这是一个没有城管的时代啊。
本来呢,曹志强以为张前进跟李有福这些人,都是一群空手套白狼的骗子,骗了书就跑路那种。
但现在看来,对方只是想花小钱办大事儿,也没想过不还钱,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真如张前进所说的那样,那么这个李有福,确实是一个值得合作的对象。
可不嘛,有渠道有能力,还有脑子跟胆量,这可是绝佳的背锅侠,不,合作伙伴啊。
如果能通过暗中扶持李有福,让他做大做强,成为一个地下书商,那今后的好处就大了去。
不对,不是地下书商,而是真正把他们收编诏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