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光给我画大饼可没用(3 / 5)

在短短时间内就诞生了一款爆款产品,赚的收入让董书记跟李厂长都跟着眼红。

曹志强等于已经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这种情况下,李厂长果断出手,通过牺牲那两个钉子,来抚平曹志强的怒火,留曹志强继续在这里。

再之后,李厂长果断对曹志强放权,让曹志强掌握了更多权利,还不惜把机械厂面临的危机说出来,让曹志强放宽心。

甚至是,李厂长还特意弄出一个三产办这种实权部门,并让曹志强当了三产办的副主任,就是想要深度绑定曹志强,别让曹志强一气之下离开机械厂。

因为李厂长已经看明白了,什么出版社不出版社的,那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曹志强这个摇钱树。

有曹志强,就有源源不断的小钱钱,以及一堆完可行的新点子。

尤其是曹志强肯主动拿出两成利润,分给李厂长跟董书记后,这俩人就更加倚重曹志强了。

只不过董书记是老狐狸,平时不出面,出面的都是李厂长罢了。

本来这些事儿呢,曹志强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些日子跟领导吃饭吃多了,尤其是跟于得水混熟了后,有时候喝多了酒,也会忍不住说一些他是如何当上出版社社长的经历。

这也是很正常的,曹志强跟领导吃饭,总要介绍身份,而他这么年轻就当上一家出版社社长,这很明显是不正常的,所以大家问问情况再自然不过。

这也是一种互相摸底,防止跟一些不正经的人接触。

领导吃饭也是分人的,不是什么阿毛阿狗都能跟他们坐在一起吃饭,你必须证明你的价值跟地位,大家才能让你融入他们的圈子。

曹志强呢,如果说之前不太懂,那么有于得水当军师,不懂也懂了。

所以他只是隐瞒了徐大爷的真实身份,只说自己跟红光机械厂的董书记跟李厂长关系很好,然后通过他俩的关系,才拿到了机械厂下属出版社社长的职位。

这倒也能说得过去。

毕竟红光机械厂作为冶金部直属企业之一,又是京城单位,级别还是挺高的。

这其中,董书记是正厅,李厂长是副厅,他俩又在京城几十年,跑一个出版社还是不难的。

只是红光机械厂面临整改的事情吧,对京圈领导来说都不是秘密,所以他们才开始变身各种分析帝,替曹志强分析情况。

一群领导跟你分析,曹志强就算原先不明白,也能明白李厂长跟董书记的意图了。

然后曹志强勐然清醒。

对啊,现在是李厂长他们求着他曹志强更多一点,而不是反过来。

因为曹志强是属于那种有钱有才有本事的人,他这种人到哪儿去都有地方抢着要。

而那家红光出版社呢,一旦没了他曹志强,还有啥?

就凭余德利那票人,没了曹志强的前瞻指导跟微操,能整出什么好东西来?

也正是想明白这点,曹志强的底气在越来越足。

不过只是这样,曹志强也不至于跟李厂长直接摊牌。

实在是李厂长最近做的事情有些不地道。

倒不是其他,而是李厂长最近又开始给出版社塞了不少人过来。

只是这一次,李厂长塞过来的人,不再是陈家邦那样的干才,而是一些混日子的混子。

前两天曹志强才从华子,也就是沉振华的口中得知,出版社在上周的时候就多了十个人。

本来多了十个人也就罢了,但根据华子的说法,这十个人来了后就每天喝茶看报,啥也不做,根本就是来白拿工资的。

很明显,华子这是在给曹志强打小报告,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赢得曹志强的青睐。

事实也是这样,因为当初曹志强安慰华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