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传来,敌军必然阵脚大乱,退避三舍。”
西亭是万平军摆放部分存粮的地方,吴敦麾下的大军,一部分粮食就由西亭。
西亭若是被夺,吴敦根本不可能再立足新封镇反扑,甚至因为粮草问题,还可能会后退一些距离。
吴敦一退,樊龙就进,踏入新封镇后,就能彻底进入鹿山战场。
而刘闯,似乎除了投降,已没有其他出路。
所以曹肃接下来,不会再主动出击,就霸占着这个据点,静观其变。
........
两日后,西亭。
樊龙挥刀斩杀掉最后一个极力反抗的守军脑袋。
血溅了他半身衣袍,凶恶的气质中饱含狰狞之意。
至此,西亭所有守军,要么投降,要么都被他给杀了。
西亭彻底被他拿下。
西亭之名,得益于此地一座凉亭。
此凉亭建在半山腰上,据说乃是当年大诗人孟余所建,与同游者可在半山腰上,观山望江,别有一番韵味。
西亭据点处,粮草也被樊龙麾下大军控制中。
樊龙面带笑意,把刀递给了亲兵。
这时,麾下千人将匆匆赶来。
“大人,曹肃战报。”
曹肃战报?
樊龙素然一惊,虽然以雷霆之势,攻占了西亭,但樊龙心中还是十分担忧沧江城的战况。
曹肃能否顶住敌军的反扑?他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所以听到有曹肃战报传来,樊龙立即匆忙接了过来。
千人将双手将战报送上。
樊龙打开战报,快速浏览。
“什么!”
樊龙惊叫一声,露出震惊之色。
千人将没看过军报,这封军报是曹肃所写,专门呈交给樊龙,千人将是没有资格来看战报的,只能做个传声筒。
但这不妨碍这千人将的好奇心。
曹肃的战报,所有人都格外关注。
尤其是当此刻,樊龙露出震惊色后,众人就更加好奇。
忍不住纷纷问道:“大人,曹将军是怎么说的?”
樊龙把战报递给手下,难以置信道:“曹肃说他前日连夜起兵,率军击退吴敦,已经攻下了阳川据点。”
什么?
攻下了阳川据点?
底下的将士都惊呆了,曹肃不是才三千本部兵马吗?如何能攻得下阳川?
这吴敦原来是纸糊的不成?这么容易就被曹肃杀穿了?
他们接过战报瞧个仔细。
樊龙道:“曹肃给了我上中下三策,供我选择。”
“上策是即刻起兵,与他一道杀向新封镇,吴敦在新封镇虽然有数万精兵,但这数万精兵疏于训练,属于是一般的万平军,我军携带大胜之势,依然可以再夺一胜。”
“中策是固守西亭,掐死刘闯逃脱线路,等西亭被夺的消息传到新封镇和沧江城后,敌方必然阵脚大乱,皆时无论是回头攻取沧江城,还是进军新封镇,都易如反掌。”
“下策是劝降刘闯,接收刘闯的数千大军,回到沧江城修整军备,再徐徐图之。”
上中下三策说出来,将士们陷入了死一样的寂静中。
原本还想与曹肃争一争的千人将们,全都彻底死了心。
曹肃这么会打,还能有这番计策供给樊龙,这让他们如何竞争的过?
樊龙也十分意外,说实话,曹肃传来的这上中下三策,中策最对他的胃口。
“大人,能兵不血刃,夺了刘闯的数千大军,为何是下策?”
有千人将不理解,白涨了数千兵力,难道不是好事?
樊龙漠然道:“这八千可都是叛军,朝廷对于叛军的态度,你又不是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