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听后道:“朕成全你!去做做亲民官,或许对你这个翰林出身的佥都御史有好处。”
“臣谢陛下。”
吴玉回道。
于是,吴玉便被贬去永城做知县。
吴玉则在离开前拜会了孙承宗和杨景辰。
孙承宗则对吴玉笑道:“你前日在御前所言算是长了我清流文官的志气,就是要这样才好,让陛下看见,我清流言官非皆空谈不务实之辈,去做一州一县之亲民官,知民众之所急,晓民众之所难,将来升任阁揆,主持变法者,不愁不是吴公。”
“下官虽无意于功名利禄,但也请阁老放心,下官必不辜负阁老所望,以及朝中清流所望,定让陛下知道,能使大明中兴者,还得是我们清流,而非游于外戚权贵之门的循吏幸臣所能比!”
吴玉拱手回道。
“说得好!”
杨景辰当即附和了一句,道:“公请受敝人一拜!”
“说得不好!”
孙承宗回了一句,就道:“是不要辜负陛下所望!”
“是!”
吴玉答应了一声。
……
“你在朝堂上说得好啊!也成功地让陛下准予了言官制度改革。”
“从此以后,言路就将不再被文官把持,这对于时下进一步端正世风人心,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办官报的这一制度,将是接下来统一思想的利器,而统一思想后,也就能更好的进行改革。”
张贵则也对陈子壮说起了他在朝堂上的表现。
陈子壮道:“全赖国舅爷的指教。否则,下官一书生,哪里会知道这些良策?尤其是办官报这个,算是一个创举,将来不只可以借此统一天下人积极于改革变法的思想,还可以甄别出锐意于中兴大明和不锐意于中兴大明者。”
张贵点头:“所以接下来你的重心当放在办理官报上!用手中的笔,去引导天下舆论!西山工业司已经研制出石版印刷术,以油印代替活字印刷,印刷速度上比市面上的铜字印刷要快不少,到时候算是你所办报纸印发效率高于别人的后盾!另外,西厂在各处的情报点也会招募大量读报者,将你所办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宣传到最底层的百姓中去!”
陈子壮听后颇为兴奋:“如此或真能一改当下民众麻木不仁、朝野蝇营狗苟之世风。”
“最关键的是,让我汉人一改理学大兴以后,只注重内圣而趋于内敛保守之习气,当重复汉唐开放且勇于往外拓展之风!”
“首先,就是要反东林所倡之恢复海禁,所倡之道德说教治国之策!不能只囿于轻徭薄赋而惠民,要想办法,在富民之余,也强国!”
张贵回道。
陈子壮点头称是。
作为岭南人,陈子壮并不支持海禁。
因为岭南多山地,将百姓禁锢在土地上,没有多大益处,而不像江南,处处良田,禁海可将百姓禁锢在土地上,由世家大族垄断出海贸易权,所以,陈子壮反而希望朝廷积极拓展海外利益,这样他陈氏作为岭南大族,也必然因此受惠。
在这方面,他和张贵的观念也是一致的。
……
周朝瑞、安桐等人的首级,因为按旨意要传首各边,而第一个要送去的地方就是辽南。
在辽南的孙传庭和周遇吉两人此时只刚刚得知朝中有言官弹劾他们勾结建奴,并因此皆有些惶恐不安。
“孙公,我们要不要写封自辩疏上去?让朝廷明白,这很可能是建奴的反间计。”
周遇吉这天就主动找到孙传庭提起此事来。
孙传庭摆手道:“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