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2 / 3)

魏央 青叶7 3350 字 2022-08-10

陆睿一把的话,怕是会寒了他的心。而且不看僧面看佛面,陆睿发妻可是皇后的堂姐,我们总不能胳膊肘往外拐才是。”

元安平笑呵呵的点着头,甚至就连满脸的皱纹仿佛都写着满意两字:“那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面对安乐王的考校,元鉴并没有慌张,想了下道:“孙儿明日便先去看看陆睿之子吧?看看其伤势如何,拉近点关系,而后再……从长计议。”

“不妨打着太子殿下的名义过去。”安乐王点着头说道:“太子那边放心,祖父会跟东宫打声招呼的。”

在爷孙两说话时,元诠一连几次想要开口,但看着根本不理会自己的两人,元诠也只好放弃了再次出声。

而就在爷孙两人相视一笑时,旁边的门缓缓打开,只见刚刚喝完酒后,脸色有些通红的元斌乖巧的走了进来。

先是对着安乐王行礼,而后是父亲元诠以及兄长元鉴行礼。

面对元鉴,安乐王元安平与元诠两人的态度可谓是正好相反,元安平的态度不冷不热,而元诠则是脸上挂满了笑容,连连招呼着元斌坐到他旁边来。

元鉴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不屑,不过看着父亲跟弟弟亲热的样子,倒是也没有说什么。

“见到宋伊人了?”元诠笑着问道。

元斌点了点头,道:“祖父、父亲、大哥,今日我又得到了一首好诗。”

安乐王元安平手拄着拐杖缓缓靠向椅背,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也缓缓闭上,只是嘴里嗯了一声后,便再没有说话。

元鉴则是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弟弟,嘴里也跟着不冷不热的哼了一声。

对于元斌喜欢诗词歌赋而荒废其他事情的表现,元安平跟自己的孙子元鉴,都很是不满,但奈何元诠却是十分支持。

“什么好诗?斌儿不妨吟来听听,看看可能比肩那赠宋伊人的那首诗。”元诠和蔼的对次子说道。

“依孩儿看,这首诗词其实不亚于那首赠宋伊人的诗,而且还是同一人所作。”元斌也不去理会祖父跟大哥不冷不热的表情,肆无忌惮的在其父亲跟前喜悦的说道。

“哦?今日斌儿在桃花阁宴请的就是此人?”元诠惊讶问道。

元斌喜悦的点了点头,而后清了清嗓子,也像是在示意祖父跟他大哥,而后念道:“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爹,有了这首诗,孩儿相信,宋伊人的桃花阁一定也会像裴慕容的水竹苑那般名满丹凤城,让丹凤城的文人士子慕名而来的。”

“哼,此心安处是吾乡,不过是一落魄潦倒之人,为讨宋伊人欢心的把戏罢了。若不是你相邀,怕是他这辈子都难见宋伊人一面。”元鉴冷冷说道。

一旁的安乐王元安平,微微睁开眼看了眼一脸冷笑的元鉴,而后又闭上眼睛的同时默默点了点头,像是元鉴说的很有道理一般。

“非也。”元斌像是看不见他大哥脸上不屑的冷笑般,回过头得意道:“此人今日已经是第二次见宋伊人了,而且我告诉你哦,此人第一次见宋伊人,还是宋伊人主动邀约的哦。”

“哦?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让宋伊人都主动相邀?”安乐王突然又睁开了眼睛,有些感兴趣的问道。

元斌本还想当着祖父的面卖个关子,但旁边的父亲元诠咳嗽示意了下后,元斌便回答道:“祖父,其实这人跟孙儿年龄相仿,只不过大两岁而已……。”

“竟然是个少年?”元安平也显得有些惊讶。

《赠宋伊人游天王湖》这首诗他自然是听说过,但他并没有详细过问,只认为是宋伊人游天王湖时,围在她身边的一些文人雅士讨好其欢心所作而已。

而且在他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