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理解。
福禄宴攻击的核心是藩王制度,而他可是最想削藩的,甚至有人都怀疑,这是不是他跟杨丰合伙,由后者故意放出这本福禄宴,以此在民间制造舆论,让老百姓都对藩王制度产生怀疑和不满。这样等他继位后,就可以借着民意推动,对着那些藩王下手了,如果认真联想一下,就会发现完全有这种可能。
太祖御赐宝座。
皇帝陛下死后肯定庙号太祖的,御赐宝座……
他好像的确赐了楚王一个。
掘黄河。
那不就是周王那里吗?
除了开封还有哪个城市适合用掘黄河来攻破?
也就是说这是皇太孙战略布局中的一环。
真严查?
那就是破坏他的布局。
他可是未来的皇帝,而现在皇帝陛下已经快七十,就算身体好还能撑几年?用不了几年,皇太孙可就该登基了,懂事的都懂事点吧!
一个月后。
马鞍山。
开春的江南已经满是绿色。
“所以短短一个月,这本书就已经向城外扩散了?”
杨丰看着铁矿工地上几个正在休息中看福禄宴的工人。
这里是他的铁矿石基地。
虽然这里的铁矿石含磷高,但他也没什么别的选择,广东和海南岛的铁矿石当然最好,但问题是距离远而且开发困难,尤其是海南岛铁矿,现在就是原始森林。广东优质铁矿石也都在深山,广东冶铁的运作模式是在山沟沟里挖矿,就地以木炭冶炼,然后靠着水运到佛山交易做精加工。他不可能辗转把铁矿石从广东运来,所以只能就近用马鞍山的,至于脱磷就只能想办法了。
好在也能用。
大明朝芜湖那可是钢铁工业的中心。
大名鼎鼎的苏钢。
名为苏钢实则芜湖钢。
使用铁矿石就是皖南这条矿脉上的。
“所以这锦衣卫查来查去,就是收缴了两百来本糊弄你爹?我记得咱们总共印刷了一万多本。”
他说道。
“锦衣卫为了查那两百来本,一个卫抽出一半人力,在京城每天鸡飞狗跳的搜查到宵禁,整整半个月一天都没闲着,他们前脚查,你那些小妖精后脚发,他们收缴一本,那些小妖精发几十本。
所有查到的都是从小孩手中,而且没有过八岁的。
父母都说不知道。
我爹又不想闹得沸沸扬扬,毕竟他也知道,闹得越大知道的越多,所以让锦衣卫只要搜到书就行。
实际不抓人。”
小公主说道。
实际上朱元璋知道禁不了。
他过去连伪钞都禁不了,又何况是这东西,真因此搞一场大狱,那就等于替杨丰宣传,原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老百姓,一下子全都来了兴趣。
他就是象征性表示一下。
让杨丰和群臣知道,他也不是无可奈何。
但真彻查?
那得付出多大的成本?
杨丰印刷机一开,一晚上就能印一堆,他那些义女第二天就能全给他散发出去,然后他散发出一本,锦衣卫都得兴师动众,折腾半天,还搞得民怨沸腾才能找出。可以说从成本上讲完全不划算,甚至可以说相当于杨丰的百倍千倍,他玩不起,再说杨丰又不是仅限于京城,京城以外同样可以散发。那时候朱元璋得付出万倍的成本收缴,锦衣卫什么也别干了,就跟在杨丰屁股后面收缴吧,皇帝陛下是个明白人,知道这一局输了,而且越跟着斗输的越多。
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而已。
毕竟积年老贼却被一个小贼给玩了。
很恼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