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朝议纷争,君臣同心(3 / 3)

出多余的粮食和财物,他们深知这场战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愿意牺牲个人利益以支持国家大计。而普通的农户,则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他们不仅想办法增加耕种面积,还改进了耕作技术,力求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每当夜幕降临,村中便可见到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的身影,他们或筛选粮食,或编织草袋,为即将到来的北伐大军准备充足的物资。

在筹集粮草的过程中,蜀国百姓之间展现出了深厚的邻里情谊。他们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有的家庭因劳动力不足而发愁,邻居们便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帮忙收割、晾晒粮食;有的家庭因缺乏运输工具而焦急,村民们便纷纷贡献出自家的牛车、马车,甚至肩挑背扛,也要将粮食及时送到指定的地点。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让原本艰巨的任务变得不再那么沉重。

蜀国的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到筹集粮草的行动中来。他们或设立募捐点,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或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收割粮食;或利用自身的资源渠道,从外地采购粮食等物资。这些民间组织不仅为北伐大军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还极大地鼓舞了蜀国百姓的士气。

公元239年7月,汉中蜀军大营,军旗猎猎,鼓声震天,号角齐鸣。

王志伟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台下,是整装待发的精锐之师,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各式兵器,队列整齐,士气高昂。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将帅的绝对忠诚。王志伟高声发令,声音回荡在整个营地:“将士们!魏国狼子野心,屡犯我境,屠我百姓。今我蜀国,为光复汉室,讨伐不臣,誓要保境安民,扬我军威!尔等需同心协力,勇往直前,不负陛下厚望,不负父老期望!”他一挥羽扇,军令如山,鼓声更加急促,号角声更加激昂。战马嘶鸣,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大地,仿佛连天地都为之色变。他们开始有序地迈出营门,踏上征途,每一步都坚定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念。

蜀军,再一次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重生三国,诸葛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