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还会让火炉价格上涨,我做火炉,可不是为了让有些人敛财的。”
“诺,主子提醒的是。”
“另外,准备一百五份贫困补助物资。”季九宁走去书房,拿出民调单子,数了数,家里人口五人以上,家里穷的几乎揭不开锅,更有老人小孩的人家,差不多近二百多户了。
她从中挑出五十多户,一家子六七个人,其中就有两名成年男性以上的家庭。这些人有足够的劳动力,若是勤劳,足够养活妻儿老小,就让他们去自食其力,她可不惯着。
剩余的人家,她已经让陈文私下去调查过去,确定情况属实,家里要么没有苦力,孤儿寡母,要么老幼病残,要么就是人口太多,壮劳力少。
“那,这补助标准该怎么定?”韩福生询问。
“每家送一张免费就诊书,让大勇叔盖官印,这张就诊书,每月可免费看诊两次。药钱可免半。另外再送五斤米,一斤鸡蛋。再就是前面画勾的那几家,每家送一个火炉,让陈文带人亲自去发放,送到家里,不可让人冒领了。”
“诺,奴才这就去办。”
姗鸾托他父亲运来的布料和棉花,早就做成衣服,送出去一批,现在应该剩下的不多。
“姗鸾?”
“主子,您找我?”
“你父亲送来的布料和棉花,还剩多少?”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布匹还有七八匹呢,棉花倒是还有百十来斤。不过前段时间,被韩叔要去了三十斤,说是给新孵化出的小鸡崽子做暖被。”
“哦,那也够了,我听陈文说,有好几户人家,连厚衣服都没有,先前的厚衣物,都让流民领了,倒是还有几家老弱妇孺冻的厉害,盖的被子都是旧的,又薄。”
“主子是想接济她们?可那么多人,接济的过来吗?”
“马上就要过年了,只挑几家情况困难的接济,等过完年了,再为她们寻生计。”
出门都有被冻死的风险,还能让她们作何?她能做的也就这些,可不想大过年的,有人再冻死。
好在大多数人家的日子都已经好过起来。
“你找绣娘们合计合计,然后跟陈文落实一下情况,看看有多少大人和小孩,还缺衣物,至少每人做一件大棉衣。”
“诺!”
再有六七日就要过大年了,这里的年节倒是比前世推后了一个多月,已进入农历二月了。
她拿出笔墨纸砚,开始练字,自从跟着姗鸾学习这个世界的文化,她整个人都沉淀下来了。
想起《三字经》来,她拿起笔开始写,这样朗朗上口,简明易懂的文,适合小孩子启蒙。
书院和城墙同时在盖,估计开春前,就能盖好。
书籍还在收拢中,她自己先准备着。
教化万民,从这里一点点开始做起吧,任重道远,急不得。
小时和小辰也成长的很快,自从来了这里,两个小家伙的个头长高了不少,说话也越发的利索。
跟着陈文习武,后又有魏宁威亲自教习文武,如今小小年纪,已经在一群孩童中,做了老大。
季九宁有时间了,也会每日抽出半个时辰陪两人玩耍。
玩的时候,教一些有趣的益智小游戏,既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又能开发智力,甚至在睡前,悄悄教两人呼吸功法。
这是她来到这里,意外获得的内力功法。
每一个阶段都是她自己一点点悟出来的,所以她还偷偷写了一本功法秘籍。
若是小时和小辰也能练成,那说明可以传承,若是只能她自己练成,那这本功法,就当是自己的心得体悟吧,传承不传承的也无所谓。
反正到目前为止,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