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5 / 6)

我在1980年搞开发 岑马 3663 字 5个月前

最后一番拉扯,岑济问了最核心的问题:“能值多少钱?”

老金一愣:“哦对!老弟你还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

金老头给岑济科普了一阵,原来这书画作品很受拍卖市场的青睐。

为什么呢?因为它流动性好!

一个亿摆在地上,那得用卡车拉;存银行里,你也不是想取就能取的;黄金?太重;钻石?别闹!

一张轻飘飘的纸,就能值几千万上亿元,在几个国家绕一圈,什么都干干净净了!

“所以,这些能值多少钱?”岑济还是直指问题核心。

“这个嘛!得看买家,看有没有人有那个需求!”老金说完这句话之后,让岑济别担心,他马上去问一圈。

这边电话刚挂,关大头那边又打了进来,他的说辞跟金老头说的区别不大。

不过有一点很让人放心,他可以出保底价!

“保底是多少呢?”岑济比较喜欢实在的东西。

“九百万!必须要打包,那几张刘先生的字建议老弟你自己留着吧,不是很趁手!”

九百万?自己有点不能接受,又问了关大头能不能寄售,关大头扭捏了一会儿说自己也是要赚钱的。

想了好一会儿,岑济说自己再考虑考虑。

不过刘先生的字看来过了几十年,也不是很抢手啊!

等了好一会儿,金老头也没打电话过来,岑济趁着天还亮,到路边买了几个火晶柿子。

又看到摊子上摆着一些熊猫玩偶挎包,也买了两个,之后就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去。

走到半山腰处,手机开始响铃,岑济摸了出来,发现是老金,接通之后信号时好时坏。

“喂?金老师?怎么说?多少?一千?”

岑济愤愤的挂掉了电话,苹果加联通,这可真是要了命了!

手机也快没电了,再下山也不现实,算了,还是等自己从燕京回陵谷再说吧!

“院长!我来啦!”岑济举着火晶柿子朝亭子里大喊。

大家从塑料袋里各拿了一个嗦起来,柿子已经熟透,甜蜜的味道充斥着口腔。

这种甜味既不同于蔗糖、也不像甜菜,就是一种单纯的甘甜。

据说柿子已经在中国种植了两千多年,它耐热耐旱,南北方均可栽培,寿命极长。

在甜味缺乏的年代里,这就是普通老百姓获取到甜蜜的最简单的方式。

手中柿子红亮,山上红叶纷飞,天空碧蓝,白云悠然。

等到下山的时候,游人已经稀少,这时候的西山还算是比较偏僻的去处。

乘车到了市区,天色已经暗沉,灯光已经亮起,各个胡同院子里都冒起了烟柱。

大家就在吕先生的院子里包起了饺子,饺子当然不是肉馅,馅是白菜、胡萝卜、香菇调的。

饺子下锅照旧是三开三滚,一人分了十几个,吃的倒是津津有味。

“大家都知道岑老师这次来,是被邀请来的,他在期刊上发表了歌曲,我听了之后很受触动!”吕先生敲着碗跟院长他们聊了起来。

随后他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唱了起来。

“这几年,我很惭愧,一直坐在办公室里,拿笔的时间多了,拿锄头的时间少了,所以岑老师能创作优秀的作品,而我不行!”

桌子上的气氛冷淡了下来,岑济赶紧打起了圆场:“这都是我老师创作的,跟我没有关系!”

刘先生也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说不定以后天天都能吃上饺子,还是肉馅的!

等到气氛差不多了,岑济把台灯拿了出来,送给了他们。

他们都围着台灯啧啧称奇,摸来摸去,生怕弄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