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宦官势大(1 / 2)

刘邦笑道:“这帮儿孙怕是在深宫娇养出了毛病,乃公我半辈子摔摔打打,身子骨还是一如既往地硬朗。”

吕雉瞥他一眼,说道:“这可是你刘家的子孙,你看了就不着急?”

刘邦满不在乎地说:“那又如何,我当祖宗的还要管儿孙怎么样么?大汉传了这些年,走的也比较体面,我还有什么可强求的?”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吕后一眼,说道:“有时候想得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吕雉没说话,脸皮却绷得紧紧的。

刘彻想想自己的后继之君,觉得还不错,虽然年纪小,脑子却清楚,霍光也很靠谱。

李世民神情很不好看,他们大唐的宦官,都能与汉朝相提并论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都控制宦官还好,要是控制不住,还被反过来控制,那就丢人了。

李治若有所思:“宦官么?”

他对宦官并不倚重,但宦官权力太大会造成什么后果,他一清二楚。

对他来说,最要紧的其实不是宦官,而是……他看向武皇后,而是在他身边的这个女人。

高力士听到这里,忙跪下请罪,李隆基摆摆手,说道:“与你有什么相干,你人品如何,我难道不知么?”

高力士虽然权力大,不少人争相讨好,但他从没有妄想触碰过李隆基的权力,他深知有些事不是轻易能做的。

李隆基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谁让自己最后就剩下这么一个忠心的人了呢?

【李隆基虽然对宦官比较慷慨,当时许多达官贵人都想要讨好如高力士这样的大宦官,但玄宗一朝的宦官并没有达到专权的地步,换句话说就是还没有威胁到皇权,宦官权力仍处于皇权的控制之下。唐肃宗在位时,重用宦官李辅国,就是欺负李隆基又被李豫干掉的那位宦官,唐肃宗不仅对李辅国非常信任,还将禁军也交付到李辅国手里,宦官拥有兵权,这也是代宗对他非常忌惮的原因。唐代宗上位后,以原本戍守西北边境的神策军为禁军,到了唐德宗李适在位时期,他对文臣武将都怀着深深的戒备和警惕,于是选择了他信任的宦官来统领神策军,从此形成了一套由宦官统领禁军的制度。】

李世民脸色大变:“不信朝臣,却信宦官?!”

他惊怒交加:“李适这个孽障,他想干什么?!”

皇帝最好不要太过相信朝臣,这跟完全不信朝臣,可是两码事!

朝堂上固然有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可比起宦官,大臣才是辅佐皇帝治国的人!

宦官,充其量也就是家奴而已,不是不能用,但用的时候要格外慎重,不能给予太大权力。

可李适这个王八蛋,连禁军都交给了宦官!

他就不明白了,李适为何不信朝臣?难道满朝文武都谋反了不成?

李治倒吸一口冷气:“这怎么使得?”

皇帝不信朝臣只信家奴,难道依靠家奴来治国不成?

李隆基皱眉道:“不信朝臣?”

一个皇帝怎么会对朝臣怀有如此深沉的警惕,难道这些朝臣做了什么不成?

若朝臣什么都没做,李适又为何对朝臣如此不信任?

刘彻沉吟道:“让宦官来统率禁军?”

不到万不得已,皇帝是不会选择宦官来执掌兵权的,这意味着皇帝对文臣武将极端的怀疑,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嬴政冷笑:“让宦官执掌禁军,若宦官心怀不轨,隔绝内外,他又该如何应付?”

他想到自己死后的场景,恨得心头都在滴血。

【宦官执掌神策军,这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唐又不是只有一支禁军,但神策军一共就有十五万人,由于是护卫天子的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