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趁人之危(1 / 2)

刘秀哈哈一笑,说道:“韩琮是我大汉的功臣呐!”

虽然是他挑起了战争,但南匈奴、北匈奴什么的,还不被大汉放在眼里。

与其说韩琮挑起了战乱,不如说他立了一个大功,若是没有他,大汉恐怕还没有正当的理由出兵。

国内天灾频繁,除了救灾,震慑外敌也是很重要的事。

大汉打了胜仗,得到了蛮夷的臣服和上贡,还能宣告四海:我大汉好着呢,死不了!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打输了怎么办,他压根儿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大汉怎么可能会输?开什么玩笑!

刘彻轻蔑地说:“太愚蠢了。”

若这个韩琮不是大汉派过去的细作,那这智商未免太感人了,他怎么会觉得大汉的人都死光了?

更好笑的是,南匈奴单于还信了。

他早就说了,匈奴不打服了不行,送一百个公主,也比不上汉军的铁锤。

李世民轻笑道:“虽说大汉连年天灾,但一个庞大王朝的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都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哪怕是后来王朝末路,军阀混战的时候,外敌想要占便宜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和帝赞许道:“邓绥做得不错,没有丢我大汉的脸面。”

比太后干政更可怕的,是太后本人是个蠢货,只要太后头脑清楚,有摄政能力的能力且没有篡位的想法,那也不是那么不可忍受。

邓绥骄傲地说:“匈奴欺我大汉无人,未免太天真了。”

天灾确实难熬,但她相信大汉会挺过这场灾难。

【这叫什么,不信谣不传谣,南匈奴单于就是吃了读书少、没有辨识能力的亏,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这下要把老本赔完了吧?南匈奴单于终于发现自己被骗了,但也晚了,只能乖乖派人投降,而且是摘下帽子,光着脚,被绳子绑着跪在地上磕头,还得送质子去大汉。先前有多么猖狂,现在就有多么后悔。南匈奴这边投了,乌桓也没闲着,向大汉求降,彻底服软了,邓绥也没跟他客气,封他为亲汉都尉,顺便接受了乌桓这个新小弟。】

【北匈奴可能是看到其他两家都投了,自己估计也没什么希望了,也跟着投降大汉,重新做起大汉的狗。鲜卑人倒是有些骨气,直接卷铺盖逃回漠北,大概是想着卷土重来呢,果不其然,永宁元年,鲜卑再次入侵,汉朝将领带着南匈奴骑兵一通暴捶,顺带搜刮了好些牛羊和金银,鲜卑这次总算被打服了,不敢再作妖,归附大汉并进行朝贡。】

刘彻看得很爽,这种爽感在看到卫霍北击匈奴和匈奴衰落的时候就已经体验过了。

但再来一次,刘彻也是乐得接受的。

哪个有雄心的皇帝不想看到自己的王朝强大无匹,把外敌都打得落花流水,让他们跪着当狗?

赵匡胤也想,他也有一统山河的雄心,但想想自家那些奇形怪状的子孙,深觉前途无望。

他只能盼着自己再多活几年,扫平前路的荆棘,再培养出一位足以承接天下的继承人。

当然,这个继承人不会是晋王赵光义——他是疯了才会传位给赵光义。

难道他要把皇位送给赵光义,然后看他驴车漂移么?!

哲宗看得眼热不已,叹道:“什么时候我大宋也能有如此武德!”

大宋尚文,但他已经过够了这种被人戳脊梁骨的日子,他也希望大宋能够真正地崛起,而不是一味花钱买和平。

【自光武帝以后,羌人也很不老实,邓绥并没有放松警惕,在永初元年派车骑将军邓骘等人带领五营和各郡兵马,前往汉阳防备羌人。由于邓骘是十二月出发的,到达汉阳已是永初二年,邓骘虽然到了,但各郡的大部队还没到,羌人比较狡猾,趁机发动袭击,杀了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