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棉神织女(1 / 2)

赵匡胤赞叹不已:“夫妻二人都是当世豪杰……”

他话音一转:“只可惜遇上赵构那厮,再忠勇无双,恐怕也无用武之地啊!”

岳飞神情微黯,天幕上所说的那个他,让岳飞始终无法释怀。

哪怕如今官家已经变好了,可他依然忍不住想起那个家破人亡、兄弟惨死的自己。

韩世忠敢冒着触怒官家的风险为他求情,他实在是感激不已,只要韩世忠能够平安终老,他也就放心了。

韩世忠脸色一黑,对夫人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天幕上的那个官家,也太不是东西了!”

岳飞忠心耿耿,他偏要杀了,秦桧阴险恶毒,他偏一个劲儿地重用,若非他有救驾之功,可能就得和岳飞一个下场了。

梁氏道:“亲贤臣,远小人,这是明君所为,可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能够做到这一点?”

她叹道:“官家如今虽有明君之相,可谁知能持续多久?”

赵宋官家是什么德行,他们大宋人还不知道么?就连道君皇帝最初也不是那么荒唐的。

李世民笑道:“若阿姊能与梁红玉相见,想来会一见如故吧?”

平阳昭公主与梁红玉二人,不都是忠勇无双的女将么?

只不过一个默默无闻,一个壮志难酬,竟然都不是什么圆满的结局。

【宋朝之后就是元朝,但这两个朝代的交接处,有一个很多人都颇感陌生的名字——黄道婆。她既不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也不是纵横沙场的女将,与宫廷也没有任何关系,她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颗星子,却也是最不同寻常的那颗,她是一位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出生于南宋末年,家境贫寒,因此被家里人卖给别人做了童养媳,也就是父母将其卖给有儿子的人家,买家再将女孩子养大,许配给自己的儿子,直到现在,有些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的童养媳的问题。】

【很多童养媳都会遭到公婆的虐待,黄道婆也是其中之一,她因无法忍受公婆虐待,独自流落到了崖州,也就是如今的三亚。在当地,她嫁给了一个姓宋的男人,人称其为宋五嫂,丈夫去世后,她又出家为道,此后三十年,她从黎族那里学会了完整的棉纺织加工技术。黎族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民族,但他们其实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直到今日,黎族人依然活跃在华夏大地上,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马皇后叹道:“有些贫苦人家,不愿养大女儿,也无钱为女儿出嫁妆,便会将年幼的女儿卖给他人……说到底,还是穷的缘故。”

她和朱元璋都不是什么王侯贵族出身,早年在民间也见过不少这样的情景。

黄道婆这样的女子,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算少数,很多人不仅要忍受公婆打骂,还有可能被逼着做娼妓。

做了童养媳,还能幸福一生的,终究还是少数。

上官太后自嘲道:“我岂非也是昭帝的童养媳?”

当年她才六岁,父亲就迫不及待地把她送进宫里做皇后,外祖父更是一门心思想让她生下皇子。

还好昭帝为人和善,虽然没有真的把她当作妻子,但对她很是温和。

赵匡胤喃喃道:“崖州?”

他记得,大宋最后一场战役名为崖山海战,十万军民殉国……这崖州是否与崖山有关?

【黄道婆是松江人,松江属于现在的上海,当她年老以后,又乘船回到了故乡松江府,当时的松江虽然已经有人种植棉花,纺织业也逐渐普及,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地的纺织技术还是很落后的。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黄道婆将当地的纺织技术与她从黎族人民手中学会的棉纺织技术融合到一起,并且传授给普罗大众无数人,因此受到恩惠。不要以为黄道婆仅仅只是传播了一套普通的纺织技术,她的贡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