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神色微妙起来:“老四,还挺疼媳妇的……”
马皇后道:“不疼媳妇,难道还要打媳妇么?夫妻和睦是好事,帝后和睦更是国之大幸。”
朱元璋撇了撇嘴,说道:“瞧你这话说得,什么打媳妇,我可没干过这种事。”
马皇后道:“你是没做过,可大明的藩王有不少混账的,八成有人这么做过。”
朱标听得不明所以,急忙打断了爹娘的对话,说道:“什么打媳妇,不是在说老四和弟媳么?”
朱元璋回过神来,转移了话题;“这皇后金宝,说起来还是我逊色了,以后的皇后金宝便用盘龙纽吧!”
老四也这么干了,他可不能输啊!
燕王瘫在殿里,心中酸涩,他的王妃是这个世上除了娘以外最好的女人,。
然而如今自己这个境况,也不知会不会连累她。
以老爷子的脾气,若是把他弄死了,那他的王妃很难独善其身啊。
朱棣骄傲地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皇后与我,相濡以沫多年,自然也是同盟。”
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时可以与妻子同生共死,他与皇后自然也能共创大业。
【徐氏成为皇后那年,年纪是四十岁左右,她与朱棣之间依然情深意笃,在前朝后宫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可以大致参考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朱元璋与马皇后,都是出了名的明君贤后组合。徐皇后在履行治理后宫的职责同时,也会对朱棣提出一些合乎情理的建议,她曾提醒朱棣休养生息,对待人才一视同仁,朱棣全部采纳,还要说皇后的话都符合他的心意。】
【有一次,徐皇后询问朱棣平日里与那些大臣一起治理国家,朱棣便说是六卿和翰林,徐皇后便召见这些大臣的妻子,给予她们赏赐,并叮嘱她们辅佐丈夫。她还对朱棣说,在选拔地方长官时,不应该只凭资历任命官员,否则便会埋没人才,应该对出众的人破格提拔,入职时间长的官员再按照资历提拔,朱棣表示皇后说得都对。看来徐皇后的“女诸生”之名,并不仅仅意味着她能够博览群书,还代表她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才略,这也是多读书的好处,不读书哪里来的“女诸生”?】
朱元璋赞道:“这个儿媳妇,没娶错!”
他不禁得意于自己的眼光,徐氏可是他一眼看中的,配给自己儿子果然不错!
他又对徐达说:“你养得女儿很好,有一国皇后的样子。”
徐达闻言,便知道他没有生气,便笑道:“都是皇后教养的功劳!”
马皇后摇了摇头,说道:“这孩子天生聪明孝顺,我不过是教她一些经验礼仪罢了。”
徐皇后有些不自在:“天幕如此夸赞,我竟有些无地自容了!”
她也只是做了一个贤后应该做的事情,文德皇后和马皇后不就是这么做的么?
她博览群书,又爱民如子,自然要为大明尽一份力。皇后不应该只管后宫的一亩三分地,更该劝谏皇帝施行仁政。
何况她还没做多久的皇后,就先戴上了高帽子。
朱棣笑吟吟地说:“我倒觉得天幕说得很在理。”
【徐皇后具备一个贤后的一切美德,她为人孝顺,早在马皇后还未去世时,便常常夸赞她的德行,后来朱棣登基,问起马皇后的事情,徐皇后还能清楚地说起马皇后的教导。她行事低调,从来都严格约束外戚,甚至到了一种过于谨慎的地步。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寿官至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在靖难之役时暗中支持朱棣,因此被建文帝处死。朱棣本就对徐家人有着爱屋及乌的心思,徐增寿又是他的支持者,自然想要追赠他爵位官职,但徐皇后极力推辞。】
【毕竟徐增寿是有后人的,谁知他们会不会仗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