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排都是问卦的,你们在这儿排着就行。我过那边排去啦。”
几人便排到最后,看前面,足足还有五六十人。
再看老头儿那排,也有四五十人,看上去年纪都已不小,但个个体格强健,精神十足。
关小刀心道:果然都是些长寿之人,看来他们都是来拜师的。
周仓道:
“娘娘,君侯,你们找个地方歇着吧,我一个人排着就行了。”
几人便留下周仓排队,信步到前面观看。
只见一人头戴东坡巾,身穿对襟长衫,约摸六十岁左右,眉毛疏淡,三绺黑须,坐在一张桌子前,正在接待问卦。
他身后是几间草房,檐下有一横额,书着“道在是矣”四个黑字。
两边竖着一幅对联,从右到左写的是:
“皓月繁星皆我友,晓风晚露尽心怡” 。
另一边,也有一桌,却是几人在询问来人的基本信息,在一个大本子上做着登记。
转了一圈,几人回到排队处,这一会儿功夫,后面又续上了几人。
关小刀问九天玄女:
“娘娘,他……他是文王姬昌么?”
九天玄女一笑:
“我也不知道啊。”
关小刀又问关羽:
“祖爷爷,他那儿写的‘道在是矣’,是什么意思?”
关羽道:
“惭愧,我也不大懂,应该是一种禅理。禅,你懂么?”
关小刀摇摇头。
九天玄女道:
“呵呵,这个要是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道理,或者规律就在这儿了。
“在哪儿呢?在这儿——也就是在我们身边。
“这句话大致是说,要探寻道理或者规律,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研究好身边的事物即可,而无须舍近求远。”
关小刀思索着,似懂非懂。
几人等了大半天,一直到太阳偏西,才轮到他们。
九天玄女见后边还有不足十人,道:
“便请他们先来吧,我们留到最后吧。”
最后,一直到太阳落山,院子里问卦的才陆续离开,而那些拜师的被安排到了另一去处。
院子里只剩下九天玄女诸人和那位先生以及几个下人。
九天玄女给关羽递了个眼色,关羽会意,坐到桌子前。
那先生道:
“几人想问什么?”
关羽笑道:
“先不说这个。我等听说先生道法高明,有未卜先知的能耐,可知我姓甚名谁?”
那先生道:
“如此,便请贵客随便说上一个字,或两个字,一测便知。”
哦?
这么神奇?
几人都不大相信。
关羽看了一眼那幅对联,又抬头看看天:
“那好,我就取‘星月’两个字。”
那人微微一笑,思忖了一会儿,再三打量关羽,道:
“如此,阁下当是关羽关帝爷。只是……”
“只是什么?”
关羽问。
那人道:
“你那标志性的三绺长须呢?”
关羽摸摸自己的短胡子,一笑:
“临时剃啦。”
那人道:
“亏得你把胡子剃了,否则,也不用我测什么字了,关帝爷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啦。”
关小刀不肯相信:
“你真是测字测出来的?不是早就知道了?”
那人道:
“当然是测出来的啊。我怎么会早就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