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凑够十队,老人妇女则被安排在后勤工作中。另外组建出一支 150 人的队伍,负责搭建安置房。最后十五能认字的人则负责教授精良播种技术。
工作安排好之后,命人打造的农具也送到了白里庄,分发到各个开荒小队。
“长寿伯,以后白里庄就由你来管理,安排别人我不放心。这里情况确实可能不如王府,但不久后,我也会在这里常驻,你可愿意?”
“王爷这话说的,老奴自然是一百个愿意,我会把这里管理得井然有序,王爷放心!”
一整个下午,李复和赵长寿都在对白里庄的规划进行讨论。包含工作人员配比、后勤工作等都拟定了章程,最终古代版农村生产合作社正式出炉!
匠人们趁着间隙,简单修葺了白里庄行馆。李复又在无人时刻往库房投入 9 万斤大米,应该能支撑一段时间。
晚饭时间,铁锅再次架起,流民们早早在此等候着。
正当流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领取米粥时,人群中突然发生了一阵骚乱。
两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为了争抢更靠前的位置,开始互相推搡起来。其中一人怒喝道:“你敢挤我?我一家老小都快饿死了,我必须先拿到粥!” 另一人也不甘示弱地回道:“谁不是呢?我还带着生病的老娘,凭什么让你先!”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的争吵迅速升级,两人开始拳脚相向,周围的流民也被波及,纷纷躲避。原本还算有序的队伍瞬间乱成一团,呼喊声、叫骂声此起彼伏。
一个瘦弱的老人被挤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却无人顾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被人群冲撞,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李复见状,大声喝道:“都给我住手!” 然而,此时群情激愤的流民们根本听不进去。李复身旁的护卫们赶忙冲上前去,将打斗的两人强行拉开。
李复一脸严肃地说道:“大家都在这乱世中受苦,本应相互扶持。若再这般争抢打斗,谁也别想喝到粥!” 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流民们这才渐渐安静下来。
见众人安静下来,李复语气稍微缓和了些:“我理解大家的饥饿与急切,但无规矩不成方圆。若再发生这样的混乱,粥就不再发放。”
流民们纷纷低头,面露愧色。刚才打斗的两个男子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中一人说道:“王爷,是我们的错,我们太心急了,以后不会了。”
李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继续发粥,但大家都要守规矩,依次领取。”
随后,施粥重新开始,流民们这次都老老实实地排着队,不再争抢。而李复则在一旁紧盯着,以防再有意外发生。
在流民队伍中,一位身着破旧长衫、面容憔悴却仍努力维持着几分矜持的读书人,看着周围衣衫褴褛、举止粗俗的百姓,眼中流露出不屑与轻蔑。
他用手拢了拢自己的衣袖,微微仰头,对着身旁一位朴实的农民说道:“吾等读书之人,怎能与尔等乡野村夫为伍?真是有失斯文!”
那农民听了,一脸茫然,只是默默地抱紧了怀中的孩子。
另一位读书人也凑了过来,附和道:“就是,吾等满腹经纶,若不是这乱世,怎会落得如此地步,与这些无知草民一同求食。”
这时,一位年长的流民忍不住说道:“都这时候了,还摆什么读书人的臭架子,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那读书人却冷哼一声:“你这无知老儿懂什么?吾等读书明理,自然与你们不同。”
周围的流民们听了,纷纷投来不满的目光,但这些读书人却不以为意,依旧沉浸在自己所谓的优越感中。
李复听到这番言论,眉头紧皱,大步走了过来。
他目光严厉地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