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姐夫——国相(3 / 5)

游驹连忙点头称是,然后又继续说道:“皇上,我儿还说过,他最讨厌那些只会空谈理想而不愿意付诸行动的人。他认为,只有真正去实践自己的理想,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赵煦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想起自己也曾有过许多理想,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现在听到游驹的话,他感到有些惭愧,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如今的大宋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切都与游靖宇所倡导的理念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其强大的实力更是令赵煦感到无比震惊。

在游靖宇的领导下,大宋军队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一支强大而精锐的力量。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严格的训练制度以及高度的纪律性,这些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此外,游靖宇还注重培养士兵的忠诚度和爱国精神,使他们愿意为国家和民族而战。这种精神力量也是大宋军队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大宋的发展离不开游靖宇的智慧和努力,他的理念为大宋带来了繁荣和昌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大宋会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让游驹当宰相虽然有一点点反对的声音,但是赵煦不怕,论功绩游驹也不差,说多了,在聚贤庄游靖宇只是发号施令者,真正落实的人还是游驹。

不服?你给我打下流求?不服?你给我攻下倭国全境?

虽然辽与金虎视眈眈,只是赵煦还没有拿下的意思,先好好的发展,特别是国土面积大了,需要大宋本土的人去教化,去发展,才能长治久安。打下容易治理难啊!

赵煦目光凝重地看着眼前之人,语气坚定而严肃:“姐夫,明日朝会之上,朕将正式宣布对你的任命,希望你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和信任,仿佛将整个国家的命运都寄托在了这个人身上。

“陛下,请你放心吧,我绝不让陛下失望。”游驹非常自信的说道。

“好!好!好!有姐夫相助,我就放心了!”赵煦拍拍游驹的肩膀,表示无比的信任。

第二日,大宋朝会。

在大宋的朝堂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金砖地面上,映出一片金黄。皇帝赵煦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坚定而威严,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朕决定,任游驹为宰相,望其能辅佐朕,共理大宋江山。”赵煦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

继续阅读

此令一出,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陛下,游驹出身平凡,资历尚浅,恐难以担当宰相之重任!”一位老臣率先出列,言辞恳切。

“陛下,宰相之位关乎国家社稷,游驹未曾有过显着政绩,实难服众啊!”又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

朝堂上顿时一片嘈杂,群臣们交头接耳,纷纷表达着对这一任命的质疑和担忧。

游驹此时站在朝堂中央,面色沉静,但心中却如波涛汹涌。他深知,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刻。

“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游驹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

“我游驹虽出身平凡,但自幼苦读诗书,心怀报国之志。这些年来,我在聚贤庄任庄主以来,深知百姓疾苦,也积累了不少治理之经验。”游驹目光炯炯,环视着周围的大臣们。

“我曾治理一方,兴修水利,使农田得以灌溉,粮食丰收;我也曾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还百姓一个清明的世道。”游驹声音激昂,仿佛将过往的功绩一一呈现在众人面前。

“再者,我对国家大政也有自己的见解。如今大宋内有民生之困,外有强敌环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历,更是创新之思维,果敢之行动!”游驹的话语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