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包括越来越辉煌的连接部……”
还有主要用赋格手法表现的第二乐章喻昕婷写到“这个厚重深邃的引子把乐曲从第一乐章广博地沉思引入到绚烂夺目的另一个世界之后复杂而精致的对位以及和声布局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却成了矛盾和冲突发展的动力……”
第三乐章也是结构最为复杂的一个乐章但是看得出喻昕婷是尽力而为的她至少能发现“优美而独特旋律不断冲击激情柔美冲突交织最终表现成振奋的力量美……”
论文最后的总结中写到“整受作品结合了贝多芬的理性力量和莫扎特的浪漫情怀又具有舒伯特的感性隐忍没有一丝冗长散漫充满了妙不可言的乐思……”
估计喻昕婷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受到了李迎珍的不小影响不然她应该不会这么厚颜无耻地吹嘘杨景行。
大二的学生在弹琴杨景行坐在后边看论文李迎珍的目光在两个学生之间来回。下课后大二男生跟李迎珍再见又跟杨景行点头“杨景行再见。”
杨景行嘿嘿“你还认得出我。”
李迎珍先关心一下杨景行这次旅游的思想成果然后就问他对论文的看法。
杨景行说“太难为喻昕婷了。”
李迎珍不屑“这算什么?她开始写的东西简直是一塌糊涂!下个星期二系里有个研讨会你来参加。”
杨景行怕怕“不会说我吧?”
李迎珍下死命令“你必须去谱子早发出去了就等你回来。”
杨景行求情“可不可以不去太丢人了。”
李迎珍很不高兴“学校谁不认识你?你有什么不愿意的?给昕婷打电话!”
喻昕婷电话接得很快好像已经等不及了“你到哪了?”
杨景行说“李教授这二零四你快过来。”
喻昕婷惊呼“你到了?怎么不告诉我!”
杨景行说“快来!”
喻昕婷还是抱怨“你骗我!”
十分钟后喻昕婷赶到进门后看见杨景行就吓愣住了。
杨景行抖着论文嘿嘿乐“害我没脸见人。”
李迎珍说“别看了他自己找罪受!”
喻昕婷走近仔细观察像是怕有传染性一样担心“怎么了?”
杨景行说“那边太阳大。”
喻昕婷还在记仇“你不告诉我。”
李迎珍对喻昕婷说正事“本来想让杨景行说一下你的分析不过他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我就不要求你全学他现在你弹一遍看他有什么评语。”
喻昕婷对杨景行求情“我才练……十几个小时。”
杨景行点头“够了。”
李迎珍训斥“远远不够还没开始!弹一遍。”
喻昕婷坐到钢琴前还需要看谱杨景行准备帮忙翻。喻昕婷调整了一下座位酝酿了一下才左手郑重其事地触键。
用专业耳朵来听喻昕婷的第一乐章前两个小节就是和杨景行不一样的。那个喻昕婷自己想的主题杨景行弹得稍微诙谐一点喻昕婷自己则出力得轻柔一些。
整个第一乐章杨景行给李迎珍弹的版本是起伏跳跃性的一个主题线一个情绪线分开得很清晰专业来看就是内容复杂。而喻昕婷弹的呢有一种把主部副部统一起来的趋势试图保持一致性。
第二乐章喻昕婷就弹得十分清晰有力度了显然是在竭尽所能表现出作曲者得思想感情和意图。可杨景行自己的弹奏是有些混沌的常常会用相反的弹奏方法去表现乐曲中的旋律情感。这一乐章中的许多地方还有硬性的技术要求是喻昕婷暂时无法处理好的虽然看得出她在朝那方面努力但是很多时候不是知道怎么做或者想怎么做就能真的做好。
第三乐章喻昕婷就弹得挺糟糕了虽然她的样子像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可指法和感情细节的双难度让她往往顾此失彼李迎珍听得连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