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后,她已经可以把所以的事都看的这么淡。
就如她在家的时候,也是这种性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她不需要去和谁争宠,只是做着最平凡的妻子本份,可以说,董家现在能在长安日得人心,有三分之一的功劳就是曹静和董珍给营造的。
毕竟,这有些恩,却是要持久的维持才能让百姓们记住,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正是极有效的手段。
董杭只是过来和曹静说了一声,实际上,他不论是和曹静还是董珍,还真的就是相敬如宾的那一种!
走出后营,碰到和他统一战线的那个女官……
“公子。”女官还有女婢们一拜。
董杭手一抬,是让她们起身……
“怎么样?现在你感觉的,和你当初感觉的,是不是还是同样的答案?”
“是!”女官很坚定的说道。
“行,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董杭笑了一声,这段时间,要不是这女官的坚定的意志推着他,他都要被吴忧每天的那一句儿子说崩溃了。
他是真不明白,儿子有什么好,况且你把你儿子生下来,却让他承担那么多的责任,想想还是生女儿的好!
“还是女儿好啊。”董杭一边叹气一边向前营走去。
在他的身后,两名女婢都愣住了,少公子这是发什么神经呢,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还有人喜欢女儿不喜欢儿子的吗?
女官倒是笑了笑,还真是她们两个人的秘密,这暗语啊,还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懂。
第二日,董杭开始返回长安,从这里回长安,缓行的话要行五六日呢。随董杭返回的,是三千驭风者,嗯,这三千人已完全脱离了驭风者,是董杭从驭风者的两万人中精挑细选选出来的三千人,董杭将他们全部交给了杨书,因为校事府的运行,的确需要庞大的人力。
以后,这三千人就隶属于校事府,这算是校事府第一批的人,而这第一批人,必须是死忠,就像是死士一样,绝无背叛。
不知不觉,春季都走过了大半,现在是农历四月初,要按照公历来算的话,现在差不多都是五月近六月的样子。
与他们从长安出发相比较,那时候,外面是奇冷,而现在,车驾中就有些闷了。
董杭在外面骑着马,西凉大胜,衣锦还乡,众将的心情都是如此,想想他们从去年秋收到现在,一直在西凉前线呢。
当初说好的一战成名,如今,诸将已然名动天下,这自然心情大好。
就比如杨书,要知道他偷偷去了董杭的军营,那是什么样的心情,忐忑,害怕?
现在呢?看看他身后领着的三千人就知道了……
诸将都在聊着,包括几位军师,在益州未生变之前,是无法预测将来的战事的,只能随机应变。
董杭的马行在正中,想了想,扭头叫道:“杨书,近前。”
“是,大都督。”杨书赶紧控制着马凑了过来。
“这回去以后啊,你知道该怎么做,交给你第一个任务,回去以后,给我严密监视刘焉的两个儿子,刘范和刘诞。”
“是。”
“公子是怀疑刘范和刘诞一旦得知大军有进益州的企图,会……”
“先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有关的人,自然要重点关注。”
董杭看向陈宫笑道,其实他有些话是没有说出来的,因为在原本的那段历史上,正是刘范刘诞勾结马腾反叛被诛,而刘焉也正是因为此事,突发身亡。
他现在要等的,正是刘焉身亡,而后刘璋和张鲁发生矛盾,自己则可渔翁得利。
而现在自己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虽然和原本的历史有些不同,但是刘范和刘诞,若不出所料,必反,这是天性使然,并不是任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