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就连铺子里的厨子都是他叫管事从家里店铺里拨过来的,只为省一笔银子。他心里又算了一笔,连忙摇了头。
这副模样,好似请了个伙计便本钱不保似的,引得众人一阵发笑。
“没想到如今展鹏成了勤俭持家的。”
郭展鹏被打趣面上也无半分不好意思,努着嘴道:“本来就是,春姐给了二百两银子而已,刨去建铺子花去的五十两银子,零零碎碎花去十多两,剩下的可也要备着采买食材,从前也不知道这银子竟如此不经用啊!我娘虽说给了几百两,可也不能仗着这笔银子乱花乱用的!”
他一派精打细算的模样,一分一厘都很众人讲明,神情分外认真。
一桌子人憋着笑,任由他细细说着。
这开年拿着包袱可怜巴巴过来的模样还历历在目,敲定番薯契约不成萎靡不振的情形也恍如昨日,如今已既能勤俭算计,又拿回了采买瓜果的纸约。
这些时日若说变化,这小子堪当头一位。
郭如意满目欣慰,偷偷擦了擦眼角。
一桌人边吃边听着他说道,也定下了两日后一同到这新铺子里瞧上一瞧。
……
两日后是个宜开张的好日子,当初郭展鹏托了家里管事查了好一番年历才得来的。查得管事都忍不住跟主家打趣:“上回这么查日子还是为着小姐出嫁。”
如此得了一个好日子,又在饭桌上跟春归几个通了气儿。
旁人日子寻常般地过着,只他们几个这两天又是焦急又是不安,就连一向温吞的阿仁也有些神不守舍的。
众人看在眼里,心里也明白,开天辟地头一遭,不免心生慌意。
过了两天难耐的日子,终于到了开张这一日。
几人前一日就在铺子里歇息,第二日一早,鞭炮便挂在了上头,阿荣跟郭展鹏两个闲不住,擦了又擦,转了又转。
两人心里都隐隐有些感知,好似这铺子是一桩考验,都想着给家里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厨子是前一晚就开始忙活起来的,待到日出时候,小集市前后纷纷有了来往的人,这味道便从铺子里传出来了。
当日春归给的几道点心,串串,月饼,凉皮都是味道足,抗饿又便宜的东西。浸串串的汤香味更是又浓又烈鼻子,只要开了锅,能铺天盖地地涌出来,几扇门都隔不住。
这大清早忽的被这么一激,来往的人都惊了一下。待闻着味道一路寻过去,才知是阿荣几个开的这家小铺子。
有人受不住这味儿,想进去吃上一份,又被告知这铺子不做早点生意,正午才真正地开业。
这可把这帮人急的。
无奈早一批过来的大多是到窑洞里忙活的工人跟手艺人,个个都赶着时间,只好跟往日一样随意到摊头里吃了点。
人来人往,可这味道却是不散的,这一早上可把边上摆摊儿的给难受的。
直到临近正午,这大红鞭炮高高悬起,铺子门大开!
为着去瞧一瞧新铺子,春归还特特关停了镇上的铺子,里边帮工的柳家旺夫妇俩,家里几个小厮管事通通开了假,也跟着一道过去了。就是几个孩子照例去往私塾备考,知敏是姑娘家,如今稍大了些便不带她出门了。
少了几个孩子,这一行也坐了两驾马车,当初她开铺子那会儿也没这么兴师动众的。
若说当初春归到这镇上开铺子也算热闹,几道新鲜点心加上铺子新奇的装饰勾足了往来的人,可也比不过小凉山这一处的铺子。
先是这铺子的位置优越,来往各乡的交叉口,又在新集市的当口,引来的人不论是相熟的还是图个热闹的都有。里正媳妇儿一干做了这采买瓜果生意的定然来捧场,乡里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