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建商队(二)(2 / 3)

邻国开窑洞就地售卖,二瓷器是易碎品,大批量运出去,路上的风险又极大,只等着邻国游商三五成群地来买,又不够量。”

“若说宣传效益,那些游商回国后自然会有传颂,只是这一来一回,耗费时间,也不知下一趟会吸引多少游商,圣上那边可不等人。”

春归看得极为透彻,一下便将这瓷器销售最明显的几处问题点了出来。

快速拿瓷器换钱,最要紧的一项就是叫邻国都清楚他们这儿有这一道手绘瓷器,且这道手绘瓷器能勾住他们的心神,而后如何跋山涉水稳稳当当地运过去。

春归曾想过,这售卖瓷器要么就是在原地吸引旁人来买,要么就是主动跑到别处去卖。

可圣上充盈国库刻不容缓,而前者见效太过缓慢,后者又要担下运输的风险。

所以直至今日她还没想到稳妥的法子。

就在众人都意识到这一点时,郭展鹏却是狡黠一笑。

“我想出来的法子,既能解决见效慢的弊端,又能不担运输的风险。”

几人当即抬头。

春归笑道:“别卖关子了,你早些说出来,咱们也好一道琢磨。”

郭展鹏满脸的笑意,在众人探寻的目光中缓缓吐出三个字:

“建,商,队。”

.......

一桌人当即愣住。

“建商队?”

郭展鹏这回不等他们问,自顾自侃侃而谈。

“商队,顾名思义就是将商贩召集成队,咱们乡里的富户商户但凡家中有成的,年轻时候都曾做过游商,独自去往各地来回倒卖发家,也有三五成群,请了护卫一同前往的,这些都被统称为游商。”

他话头一转:“那我若是编一支来回倒卖的队伍,再请了护卫镖局,专门去往各地探寻生意经呢,这不该被称为商队吗?”

他不去看在座人大多讶异的脸色,继续细说:

“那日听蔡姐说起齐员外家那位游学的公子后,春姐你又跟我解释了什么叫做游学。”

“我寻思着游学跟游商不都差不多,一个是互相传授学识,一个是倒卖两地未曾见过的好货。”

郭展鹏眼里得意:“既然都差不多,那我不如将这两样给结合起来!”

“编一支商队,专门用以将咱们的手绘瓷器运到邻国各地大肆宣传,带去的瓷器不做倒卖,只作宣传,就叫那些没见过瓷器的人开眼!引了他们的兴趣,主动上京都才罢,到时京都的铺子唯一用处就是等人来买,不必费心费力去宣传,更不用等那些邻国商人闻风而来后担上运输的风险,他们自会小心翼翼如奉至宝地护着,派去的商队宣传做得越到位,京都里的商铺就越轻松。”

现下最要紧的,就是尽快组建一支商队,带着瓷器最快去往邻国各地,叫天下人都知晓他们陈国出了这一样精致玩意儿!商户之间那点凭货自居,抬价吹捧的招数自然不必点到明面上。

到时他们只需高坐正堂收利润就好。

这便是他这一月来琢磨出来的法子,问太爷,访商户,连着一个月不停地思虑,将这一条链给串了起来。

……

郭展鹏说完,立刻洋洋得意地等着众人来夸,可等了一会儿也没见人反应,扫了一圈,只见这帮人无一不是静静地看着他。

他顿时一个激灵:“怎……怎么了?我这法子不好吗……”

就在他有些慌张时,却见一帮人都露出了笑。

郭如意满怀欣慰地看着他。

若说几月前开了那处铺子算作一桩历练,那这一次就是她这弟弟实实在在的蜕变。

能为了乍然听闻游学二字冒出的模糊念头连着一个月忙碌,上上下下不惧疲累地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