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他家的麦乳精、奶粉、罐头等物塞满了那个网兜,说是送给冯啸辰父母的礼物。冯啸辰在心里偷偷估算了一下,发现孔芬英塞进去的东西价值比冯啸辰带来的起码要多出一倍以上了。
“啸辰,这次回南江来,能呆几天啊?”乔子远与冯啸辰拉开了家常。
“我有探亲假,加上罗局长给我算了几天补休,前后我可以在家呆12天。”冯啸辰回答道。
乔子远道“嗯嗯,那太好了,多在家里陪陪你父母,有时间也可以回冶金厅来走走嘛,这里是你的娘家,不要去了京城就把娘家给忘了。”
“怎么会呢,没有乔厅长和冶金厅的培养,哪有我小冯的今天。”冯啸辰也说着套话,这种话他甚至都不用通过大脑就能够流利地说出来。
“啸辰,吃点花生,剥个酒心巧克力吃!”孔芬英在旁边张罗着,像是喂猪一样地给冯啸辰填着各种吃食。
“谢谢阿姨,我刚才去几个亲戚家里拜年,吃了很多东西了,实在吃不下了。”冯啸辰连连告饶道。
孔芬英把茶几上一半的吃食都堆到了冯啸辰的面前,这才心满意足地站起身,说道“你和你乔叔叔聊,我去做饭去。啸辰,你今天别走了,在这里吃晚饭。”
“别别,阿姨,我不在这吃饭,家里晚上还有亲戚来呢,我妈叫我必须回家吃饭。”冯啸辰被孔芬英的热情击败了,不得不把母亲搬出来当挡箭牌。
孔芬英钻到厨房忙活去了,也不知道是真的打算留冯啸辰吃饭,还是他们家本身也得做晚饭。看到她离开,冯啸辰松了口气,然后转过头对乔子远说道
“乔厅长,其实我这次回南江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办,还挺麻烦的,我想请您给我出点主意。”
“哦,是吗?”
乔子远收起了谈笑的神情,脸上露出了一些严肃之色,他从茶几上拿过烟盒,给自己取了支烟,又向冯啸辰示意了一下。冯啸辰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抽烟。乔子远也不勉强他,按着打火机点着烟,抽了一口,这才说道“你说说看,是什么麻烦,我看看是不是能帮你解决一下。”
“是这样的,您还记得我在德国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奶奶吧?我奶奶一直关心家乡的建设,联系上我们之后,她想为家乡引进一家合资企业,帮助家乡的百姓早日脱贫。”冯啸辰用他在京城对孟凡泽说过的口径,又向乔子远说了一遍。他琢磨着,乔子远应当没有孟凡泽那样敏锐,不会猜出这件事的真相。
果然,乔子远丝毫没有察觉到其中的破绽,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合资企业”这四个字上面,精神也为之一振。
此时还是1981年初,中国刚刚开放国门没有多久,引进外资的工作进展非常缓慢。除了几个特区以及一些传统的侨乡之外,像南江这样的中部省区要想吸引到外资是非常困难的。到目前为止,整个南江省也只有两家合资企业,一家是在新岭开办的彩色摄影厅,是由中方铺面,外方彩色摄影技术装备建立起来的企业,开业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另外一家则是搞来料加工的服装企业,是由外资与新岭的一家国营服装厂合资开办的,外方了包括电动剪裁、钉扣、锁眼等先进设备。
由于各省区引进外资的规模都不大,这项指标尚未纳入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但在自己省内拥有几家合资企业,依然是一种值得地方官骄傲的资本,所以各地对吸引外资这件事还是极为重视的,只是大家都没有什么途径,只能望梅止渴了。
如今,冯啸辰居然跑到门上来说自己能够引进一家外资企业,这如何不让乔子远觉得心动。没错,他只是冶金厅的厅长,不是省经委主任或者外贸局局长,但如果这件事是经他的手促成的,省里会不记得他的功劳吗?
“你奶奶说要引进的企业,是什么类型的?他们想找一家什么样的国内企业来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