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2)

“你可要想好了,徐兄眼馋你那几个大户子弟不是一天两天了。”

周夫子呸了一口“他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镇上大多数有家底的都去他那儿读了,还惦记我这边的,真不要脸。”

刀夫子“那要是虚惊一场,你还是不准备改计划?”

“不改了。”周夫子回答的掷地有声“我那日回来就寻思过了。要是消息是真的,早点科考可以避免服兵役,这是实惠的好处。要是他们当中有出息的能入仕途,趁着上面的文臣武将关注战事也能少一点关注,安心当官。要是虚惊一场,早点选拔也能提高学生们相互间的竞争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提前接受科考的鞭策,等回来我再给他们喂点鸡汤暖暖心。”

“你就没想点别的?”

周夫子摇了摇头“现在还能想什么别的。黄粱美梦可没有脚踏实地令人安心。”

“想想应天府的那座大宅。”

周夫子转头看了看身旁的刀夫子,说出了一个秘密“想当然想过,当年去江南贡院时我还特地绕过去看了。”

“你怎么有机会去那儿的?”刀夫子有些吃惊。

“还不是当年广廉伯去应天考举人,我爹陪着去,顺便带上了我。”

“周老秀才科考还带着你啊?”

周夫子瞪了他一眼“是陪考,广廉伯比我爹早一届考上的秀才,自己一个人去应天家里不放心,正好我爹自告奋勇说是提前去认认路,他俩就结伴了。我那时候年纪小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爹非得带上我。一下船,广廉伯就打听去江南贡院的路,等摸熟了走了两回后,他就熟门熟路的带着我爹和我去了那座宅子。”

“广廉伯去贡院还要问人,怎么去那里就跟回家似的?”

“可不是回家嘛,可惜那时不能进去。”

“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还不是我爹老在我耳边念叨。”

“哦,原来你自己记不得啊,是广廉伯和你爹特地带你过去的。”

周夫子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道“如果这辈子能再去一次,进那个门就好了。”

刀夫子拍了拍他“那你可要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