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聊一聊奥斯卡(2 / 4)

但可惜的是,这部电影是意大利拍出来的。

所以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中国电影。

总之,拿过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只有《卧虎藏龙》这一部。

距今已经二十多年。

刘尚完全不寄希望于自己的电影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因为奥斯卡电影是有‘公式’的。

按照公式拍电影并不一定能拿奖,但是不按照公式,一定是不能拿奖的。

所以刘尚想拿国际大奖,欧洲三大电影节更靠谱一些。

前段时间,薛立导演的《金色迷宫》差点就拿到了金棕榈,给刘尚很大的启发和动力。

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它的评审团由专业电影制作人、演员组成,每年的评审团主席都是更换的,这也让金棕榈奖每年主题都有变化,毕竟评审团主席的欣赏电影角度都不同。

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侧重于电影的艺术性、剧情社会深度、电影镜头、场面调度等,一般都是小众化、拍摄或制作艺术有一定高度的。

我国第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霸王别姬》,是陈凯歌导演,巩俐、张国荣主演的。

对于奥斯卡和金棕榈二者的含金量,从社会影响力、影迷喜爱和认可度来看,奥斯卡获奖作品更胜一筹,毕竟这些作品都是在全球进行播放,大众都是喜爱,因此有说法奥斯卡是走“大众屌丝路线”的。

从电影拍摄角度、制作方面来看,金棕榈更胜一筹,这些获奖作品是得到全球电影大咖们认可的,电影本身艺术性高,因此有人说金棕榈是“小众精英路线”。

简单可以概括为,电影圈内专业人员更认可金棕榈,对于观众来说更认可奥斯卡。

国内之所以会将一个电影作品优质与否以在国际上获奖来评论,一是因为国外的影视制作水平比国内高出太多;

二是获得他国的影视奖项很有难度。

金棕榈是法国设置的奖项,奥斯卡是美国,每个奖项里面有设置最佳外语奖,要知道世界上的国家这么多,能够pk之后,获得别人国家电影奖项,无疑是对该作品的一种褒奖。

且看,我国的电影类的奖项,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金像奖、金马奖,有几个能给外国影片获奖的。

有人会杠,我们的奖项太“水”,可是换个角度,如果我国的电影行业比西方国家还要繁荣,我们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作为评委,你会接受西方的,你无法认同的价值观的电影获奖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很多电影,例如《战狼》系列、《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际上反响平平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外上映时,国外网友直呼“无法接受一个三岁孩子要被雷劈死”的设定。

西方与东方价值观的不一样,能在别人的国土上获奖,首先要让旁人认同我们的价值观。

可是,再想想看,国内电影拍出来后不仅仅是为了获奖去了,国内电影市场化后,更多的是资本要挣钱。

如此一来,必须在国内上映,如果不符合国人的胃口,又如何挣到钱。

所以说,艺术和金钱是两条极难相交的线,要舍弃哪一方都不容易。

有人会说别国电影还是有机会拿到奥斯卡的,最近的非英语片拿到金像奖的是韩国的《寄生虫》。

但是要知道,韩国电影发展这么多年,这是他们第一次凭借本土电影拿到奥斯卡。

由此可见奥斯卡对非英语片的‘苛刻’。

电影《寄生虫》或许不是奉俊昊最好的作品,它或许处处是心机和设计。

在很多人心中它甚至是完全过誉。

但《寄生虫》的意义,早已远超一部电影,而是成为了一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