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点到六点两个小时里只休息了一刻钟其他时间全在逼迫三零六的姑娘们不断提升自己高雅的鉴赏力理解力把杨景行的曲子深入剖析好在还没人唱出赞歌来。
演奏者自己先说感受然后老师和其他人提醒补充最后得到一个基本一致的观点还要通过实践演奏让大家进一步感受和加深感情。
大概来说胡琴部分是前卫地这种前卫是通过音色和旋律的对比得出来的但并不是非主流。贺宏垂还认为这些前卫中包含了对生活的热情需要大家以后慢慢体会。
扬琴部分和胡琴呼应但是又是保守的能看得出作者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尊重。
王蕊觉得自己的琵琶是激情的活力的。齐清诺则认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大气而豪放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其他女生比较支持齐清诺。
柴丽甜的笛子之后是一个长长的过度虽然还没开始正式练习但是也要讨论一下。这一部分具有交响性质旋律由多件乐器分组搭配共同推进龚晓玲觉得这是一个融合所以听上去似乎没有特别鲜明的表情但又有点五味俱全的意思。
再接下去就是架子鼓了年晴虽然没柴丽甜那么明显地拼命但是现场打一段也很熟练了。杨景行在这一段把架子鼓那点可怜的旋律感做了十足的发挥但是更加注重的还是节奏。
年晴说得挺简单“我喜欢这种从阴暗到明亮的感觉。”
龚晓玲说“听着一段你们会想起什么?很熟悉的你们。”
何沛媛说“云开雾散。”
在大家的注视下杨景行点头“借鉴借鉴。”
齐清诺的表情没啥意见。龚晓玲说“你们练习之后就会发现那绝对不是阴暗从一开始就不阴暗。是什么?是隐忍是铺陈慢慢地舒展慢慢地体现那种厚重感所以军鼓少这是特别要注意的。这种舒展和你们平时听的摇滚完全不一样那不是陡然地宣泄是什么?到完全展开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年晴对自己负责“热情。”
龚晓玲摇头“不太对再想一想你们最希望得到的感觉是什么?”
齐清诺说“快乐。”
龚晓玲点头“对那是快乐或者说喜悦听觉的喜悦。贺教授说这一段应该表现得庄严要有威慑力但是我觉得应该着重表现喜悦那是一种扬眉吐气的喜悦。理解吗?”
年晴点点头没在老师眼皮底下做出平时那种完全无所谓的样子。
贺宏垂补充“但是不能过分不是失去本来的厚重感。”
龚晓玲高兴“对尤其是和声。”
年晴再点头看杨景行一眼。
架子鼓之后是二胡贺宏垂要求“这一部分我们先简单的说一说别太深入。”
龚晓玲问邵芳洁和刘思蔓“你们俩练得怎么样?”
刘思蔓说“几次。”
贺宏垂变和蔼了“先不急你们要慢慢来。”
大家一起听了一遍二胡部分可好一会没人敢发表什么意见。龚晓玲说“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段是整首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不是因为它看起来是或者小因为这一段的结构和内容都比较复杂……”
两个教授好一阵说道让刘思蔓和邵芳洁表情更严峻了。
二胡之后是电吉他。蔡菲旋却为难看齐清诺“你来。”
齐清诺没推辞过去提起吉他调了一下音就开始。她弹得很不错龚晓玲说“非常好不过这一段的重点其实在和声你们会发现吉他旋律贯穿始末其实是为了衬托和声这一部分其他人千万不能松懈。”
电吉他之后是全曲最这一部分先不讨论说接下去的三弦。龚晓玲提问“大家想过没有杨景行为什么要把三弦放在后面?”
年晴说“为了保持基调。”三弦的味道确实很重。
龚晓玲摇头“这只是表面。齐清诺你认为呢?”
齐清诺笑“他喜欢三弦。”